43位參賽選手分成a、b兩組,同時進行男子跳高資格賽。
資格賽設定五個高度:2米17、2米22、2米26、2米29、2米31。
及格線為2米31,越過2米31的運動員晉級跳高決賽。
中國隊有三位達標選手參加資格賽,杜柯、張國煒、王雨。
杜柯、張國煒分在a組,王雨在b組。
杜柯的抽籤序號是17號,張國煒是21號,兩人都比較靠後。
部分選手正在試跳2米17的初始高度,杜柯、張國煒兩人皆免跳了2米17,他倆從2米22起跳。
杜柯、張國煒坐在休息區,杜柯用彈力繩勒腳底做熱身,張國煒在杜柯身邊蹲馬步,憑空做出舉重動作,一上一下,上上下下,這也是種熱身方式。
“國煒,你知道我國首位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紀錄的前輩是誰嗎?”杜柯忽然問張國煒。
“這還用問?”張國煒繼續舉重熱身,立即給出答案:“當然是朱建華前輩。”
杜柯點點頭,又搖搖頭:“朱前輩是用背越式打破世界紀錄的,之前還有一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是說那誰,就那誰前輩……”張國煒那誰誰了老半天,知道有這麼個人,但一時想不起名字:“那位前輩好像是練俯臥式的。”
杜柯:“沒錯,倪志欽前輩在1970年以俯臥式跳法,在國內的一場比賽中跳出了2米29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男子跳高世界紀錄,那時背越式還沒開始流行,俯臥式是跳高的主流。厲害啊,1970年,俯臥式,2米29,就擱現在,21世紀過去了15年,很多職業跳高選手以背越式都跳不過2米29,而我們的前輩在四十多年前以俯臥式越過了這個高度。”
張國煒點頭道:“學習了,科普了,還是你懂的多。”
杜柯:“很遺憾,1970年我國正處在那段時期,倪前輩的那場破世界紀錄比賽找不到影像資料,只留下了文字記錄。最近我一直在腦海中描繪四十多年前的那場比賽畫面,我想那一定是場激動人心的比賽。在我看來,俯臥式跳高更像是跳高,背越式則是一種跑跳結合的……飛越。”
張國煒笑道:“憶苦思甜呢,你怎麼囉裡囉嗦的,不像大魔王殺伐果斷的作風啊。”
杜柯指了指橫杆方向說到:“倪前輩之後,俯臥式跳高的世界紀錄一度被蘇聯選手刷到2米34,然後才是朱前輩用背越式跳出的2米37、38、39世界紀錄。咱們在訓練中也練過俯臥式、剪式和跨越式,不如在這場資格賽中,我們用俯臥式嘗試一下2米22如何?”
“什麼!”張國煒驚的停下熱身運動,像看外星人一般看著杜柯:“訓練是訓練,比賽是比賽,杜柯,你不會當真吧?”
“幾十年前,別人用俯臥式可以跳到2米30以上,現在我們沒理由跳不過2米22啊。”杜柯說到,看上去一本正經的樣子。
“……”張國煒無言以對,是這麼個道理,但他覺得在當今跳高界,用背越式之外的跳法跳正式比賽,吃飽了撐的吧?
俯臥式是一種腹部對著橫杆過杆的跳法,其過杆之狀猶如餓虎撲食,實際上很多職業跳高運動員都會玩俯臥式,跳高訓練中有時會練習這種跳法,但僅供訓練。90年代之後,已沒人在正式比賽中使用俯臥式,這種經典跳法似乎成為了一種歷史記載以供回憶。
聊著聊著,橫杆升到了2米22,輪到杜柯出場試跳這個高度。
杜柯起身,向助跑區域走去。
張國煒急的大喊:“杜柯,俯臥式什麼的說說就好,你可千萬別認真啊!”(未完待續。)
喜歡體壇多面手請大家收藏:()體壇多面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