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銀瓶有點好奇:公主題字,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正想著,見風消又補充道:“姊,你是不曉得,這可不似《邸報》那般枯燥。《京師報》人人都愛看,上至公主郡主,下到街坊四鄰,諸位娘子郎君,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當日的《京師報》。我連著看了三日,便停不下來,早起上茅房,不帶報我都……”
駱銀瓶及時地打斷:“夠了、夠了,還沒吃飯呢!”心想怪不得這幾日見風消進了茅房,都是一待半個時辰,每每須要她催促才出來。
駱銀瓶終於對《京師報》起了一點點小興趣。她攤開報紙,讀了起來。
最上頭最醒目的,字最大個的,自然是頭條要聞:
昨日,本報採風使從鴻臚寺獲悉,應天竺等國邀請,禦弟五藏即將出訪西方諸國,此行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佛法交流,實現多國阿彌陀佛。本朝皇帝對此高度重視,明確指示各衙門要全力配合。鴻臚寺將在今明兩日召開採風使會,就出訪事宜等答採風使問。
駱銀瓶再往下讀,稍微接地氣了點,是市井民生:
本報訊,昨日上午,因違章佔地太多導致京師道路狹窄,接上級通知,金吾衛奉命拆除城南福陽橋附近違章建築,其中包括知名的胡姬酒肆、文君酒壚。附近百姓表示,雖然道路變寬,但卻給周圍嗜酒的街坊鄰裡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亟待相關衙門解決遺留下來的買酒難問題。
再往下看,訊息漸漸變成故事:
昨日,本報採風使接匿名爆料稱,被現西涼國王,原退伍禁軍薛某接回西涼的原配王氏,十八日後突然暴斃,大夫趕至現場時,王氏已瞳眸散張、脈搏全均,即宣佈王氏當場死亡。死因不詳,其夫薛某及其現任玳某均表示不知情和沉重哀悼,薛某含著淚追思道:“我為她的逝去感到悲傷,因我曾夢想著在辛苦十八年後,她能過上好日子。”
另據報料,薛某在接回王氏時,曾以考驗忠貞為名,調戲王氏並誤殺據薛某堅稱)二人之子。
採風使就此事採訪了京師數百位小娘子,大夥均表示對薛某的行為難以接受,認為悲劇是薛某導致,希望他能受到律法的嚴懲。以上不代表本報觀點,不存在誹謗行為,本報拒受訴訟。)
這個故事駱銀瓶前些日子聽說過,當時傳言薛某接了王氏回去,聽著就不靠譜!駱銀瓶覺著,薛某要是真心在乎王氏,哪能十八年不聞不問,只顧自己享福?可憐王氏太傻,居然毫無防備的回去……駱銀瓶邊感嘆,邊忍不住繼續往下看——還是故事好看,精彩!
下面的故事就都一言難盡了:
京師某士子外出辦事,與姬妾約定五日為期。五日一到,士子未返家,姬妾毫不猶豫改嫁。
一對小鴛鴦王某和倩娘,遭家長棒打鴛鴦,倩娘傷心離世。情深不易,感動天地,倩娘幸得還魂,來投王某。王某卻被嚇到,將倩娘當做鬼打死。
國舅楊某出訪扶桑,月餘歸家,妻子好孕。楊妻堅稱在此期間夢遇楊某,因此得子。國舅表示對妻子的話完全相信。
……
駱銀瓶心想這都是些什麼事,自然隨性地往下瞟去,卻差點眼珠子都要蹬掉出來。
最下頭,報上的字又變大了,還破天荒特例給了個標題:《震驚!明月郎君被侵犯!原因竟是如此!》
本報採風師使匿名急急爆料,深受民眾喜愛的明月郎君昨日在城郊摩訶溪不慎落水。本報採風使趕到時,明月郎君已被人救起離開現場,據悉其暫無性命危險。目睹事件全過程的王畫師透過言語描述和畫作告訴採風師,當時明月郎君正在參與流星鞍和大嘴酒的宣傳,忽有一女子瘋狂撲嚮明月郎君,將其撲入水中。王畫師印象深刻,該女子體態肥碩,眼裡滿是狂熱,對明月郎君動手動腳,郎君毫無還手之力。
對此,採風師諮詢了本報的明月郎君問題研究使,他告訴採風使,按照以往經驗,這類女子是明月郎君的狂熱愛慕者,往往會做出過激舉動。
目前,當地有關衙門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