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華僑被屠殺的鏡頭只出現影片末尾幾個鏡頭,隨後我國海軍接到命令使用艦炮攻擊敵人也讓人看的熱血沸騰。
至於前面醫院裡死了陳博士,主角也立馬趕到救走了蕾切爾和帕莎。
簡單直接,就和網文裝逼打臉差不多的套路,要是裝了逼沒打臉,或者被反派嘲諷還要鋪墊個幾十萬字才弄死他絕對會撲街的。
再看看《穿越火線:湄公河行動》,開頭就是我國船員遺體的正面特寫,觀眾們從開始就保持著壓抑的心情一直到影片結束。
而且整部電影的節奏也都不夠好,前三分之一是技法成熟、節奏奇佳的硬派警匪動作片,在加入主角人物情感動機以及大反派幕後老闆後,不僅顯得累贅,而且拖累了敘事節奏。
全片的動作戲和文戲切換的節奏掌握不太好,好萊塢式快節奏的動作戲之後,突然間插入國産片常見的慢節奏對話聊天吃飯,缺少必要的邏輯過渡,感覺文戲劇情是突然間插了進來。
中間插入大段的對前女友的回憶,更是破壞節奏,其實幾個鏡頭就夠了。
一部電影一定要找準它的賣點,觀眾想看什麼就努力講這方面做好,其他的都是附帶。
觀眾是沖著戰爭戲、大場面來的,可是電影中幾乎沒有。對於快節奏的商業電影來說不需要太多的情節來說明人物之間的關系或者心態的轉變。
這些都可以以最簡潔的方式插入進去,《戰狼》裡卓一凡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富二代“熊孩子”在戰火中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的轉變並沒有刻意表演出他的內心的變化,只是透過老兵何建國和工廠經理的兩句話表現出來。
林林總總這些並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好,其實這完全是一部可以稱為優秀的警匪片。
不過由於題材的限制,警匪片在國內很難像喜劇電影那樣大爆。
不光是國內,就算是放到全球範圍內票房最高的警匪、特工電影《碟中諜》系列、《007》系列也沒有一部全球票房超過十億的,最高的也不過是《碟中諜4》將將突破七億。
電影型別的天然劣勢是很難改變的,不論國內外都很難改變。
而馬化藤聽完彙報也陷入了沉思,現在作為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確實不夠“爽”,至少沒有看《戰狼》時那種熱血的勁頭。
馬化藤不禁有些埋怨林朝賢,原本按照李木的劇本電影裡面有大量的動作戲,從火車站那段到商場談判一直到電影最後的叢林之戰是電影的三個高潮。
可是在林朝賢手裡,拍的和一般警匪片的動作戲差不多,後面的叢林之戰也不夠精彩,鏡頭在幾個作戰單元之間切來切去,甚至有些散亂。
想到這裡,馬化藤有些後悔沒有讓他按照劇本來拍,幹脆當初就不該選他來執導這部電影。
不過現在電影都上映了只能盡量彌補,雖然沒有希望打破記錄,不過現在的票房完全達到之前的預期,整個《穿越火線》系列電影也有了個好的開頭,單單這個ip就能給藤訊帶來數十億的利潤。
馬化藤也熄了之前那點心思,吩咐宣傳、公關部門加緊宣傳力度,關於《尋龍訣》的宣傳也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