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木點了點頭,“所有神獸的想象都基於《山海經》,不過可以進行適當地最佳化,只要和那裡面描述的相差不大就行了。”
這時謝霆峰的助理帶人捧著一一大堆線裝書過來放在桌子上。
謝霆峰看著面前的書笑道,“有時候我們做特效也要參考,所以就準備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李總可以看看。”
李木聽了點點頭,這裡面有《山海經》、《淮南子》、《搜神記》等神話精怪。
接下來的時間李木就和他們討論各種神獸的形象,旁邊還有人搬來電腦,按照他們的意思開始畫圖。
經過一天的爭論,將一些主要的神獸、妖獸的形象確定下來,等到他們做出立體圖得到李木的同意就可以開始製作幾個簡單的模型,在加以修改。
作為電影的絕對主角,也是華夏歷史上最有名的神獸——龍,在華夏歷朝歷代關於龍的形象都不一樣,最後還是選擇《本草綱目·翼》中記載的,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
這也是比較正規的說法,符合人們心中對龍的印象。
另外還有燭龍,也是就俗稱的燭九陰,人面蛇身而赤。
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飸餮,鴟吻這龍的九子,以及應龍、蟠螭、虯、虺、夔龍、蛟、騰蛇等異種龍。
鳳凰,雄為鳳,雌為凰,有“鴻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
實際上關於鳳凰的記載大部分都傾向於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雛,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
不過李木為了情節需要只設計了兩種,另外還有一些歸屬鳳凰統領的神鳥,比如:朱雀、青鸞、雉雞、孔雀、大鵬、畢方、鬼車等。
另外像那些鸑鷟、鵷鶵、鵔鸃、鷫鸘、翳鳥、鶡、鶉、鵠、焉、鶠,這些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神鳥李木統統拋在一邊。
龍和鳳凰確定了,剩下的就是麒麟了。
麒麟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於一體。
麒麟統領走獸,為百獸之長,不過有名有姓的走獸不多,總不能在電影中讓普通的獅子、老虎去對抗龍吧。
翻閱了一大堆典籍才找到了七八種走獸,比如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的吼,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生來只有一足的夔牛,據說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的英招。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的飛廉,被人們稱為風伯,和封神榜中紂王身邊的佞臣,以及秦朝朝國君的先祖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