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是受到這陣子網上訊息的影響,本來已經漸漸平淡的國內電影市場竟然迎來了一個小幅度的上升。
幾部電影從八號工作日開始的跌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三大白骨精》首個工作日跌幅百分之四十五,八號當天收獲四千五百票房。
《唐人街探案》口碑不錯,跌幅只有百分之三十六,八號收獲三千八百萬票房,相比上映首日也只有一千二百萬的差距。
《白蛇傳說》是唯一一部跌幅過半的電影,八號當天票房只有七百五十萬,相比七號的一千八百萬,跌幅高達百分之六十。
至此,國慶檔過去了最火爆的十天,幾部電影的最終票房已經很明顯了。
《三打白骨精》上映十天,票房剛好突破十億,成為今年第三部 票房那個破十億的電影。
其實按照真正的票房來說,前十天裡《三大白骨精》只有九點九五億的票房,藤訊這是把服務費也算了進去,也就是所謂的綜合票房。
現在國內網上購票的使用者越來越多,有的人為了提前選好合適的位子,在電影上映之前幾天就開始買好票,現場買票的人越來越少。
而各大購票平臺除了電影票本身的費用之外還會有兩三塊錢的服務費,這些其實就是平臺的抽成。
而這兩三塊錢的服務費和製片方、發行方、電影院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不參與分賬,也就是所謂的分賬票房。
而加了服務費的票房就是綜合票房,按照分賬票房來說,《三大白骨精》還沒有破十億,綜合票房的話則破了。
雖然藤訊在宣傳的時候只是寫票房過十億,並沒有說明是不是分賬票房,外人心裡明白也不會去多說什麼,這種事換成誰都會這麼做的,十億總比九億多好聽吧。
那麼多超市、商場還不是喜歡標個九十九塊九毛八,九百九十九塊九毛八的,難道還有人會讓它找你一分錢?
巧的是,《唐人街探案》上映十天票房七點九八億,也是差幾百萬就湊個整數,不顧及李木到沒有搞什麼文字把戲,七億多跟八億又沒有什麼差別。
《白蛇傳說》十天票房二點四八億,如果之後幾天穩定在五六百萬票房的話破三億倒不是問題。
之後的五天裡,《三大白骨精》單日票房都穩定在三千五百萬左右,五天收獲一點八億,總票房達到了十一點七五億,距離排在前面的《大鬧天宮》只有不到一億的差距,很有希望沖上華語電影影史第三名。
《唐人街探案》五天工作日裡收獲一點五億的票房,單日票房已經逐漸接近《三打白骨精》,總票房也來到了九點四八億,最多兩天就能突破十億大關了。
《白蛇傳說》票房持續下跌單日票房已經跌到了四百萬,五天只收獲兩千七百萬,總票房二點七五億,還保留著破三億的可能。
國慶檔已經過半,已經有了兩部十億級別的電影,半個月的時間,二十五億元的票房産出,相比去年整個十月不到十五億的票房,今年的進步已經足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