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在袁紹一方裡張郃可是很重要的配角啊!”
“聶元當年還是四大小生呢,現在也來跟我們搶一個小配角!”
“還好我試鏡的是顏良,要不然這些人我一個都比不過!”
“拉倒吧,別多想了,你以為爭顏良的人會少了?”
“嘿嘿,還好我有先見之明選的是高覽,希望沒有多少人跟我爭吧!”
“巧了,我也是來試鏡高覽的!”
“正好,我也一樣!”
“還有我呢!”
......
在房間裡李木的等待中第一個試鏡的演員也進來了。
“李導你好,各位評委老師好!”
聶元?看著今天的第一個演員,李木腦海中就浮現了他出演過的一些古裝戲,不管是《三國》裡的趙雲,《貞觀長歌》裡的李恪還是《隋唐英雄》裡的羅成,都沒有那種一個武將應該有的氣質,其實更適合演一個文人,當當下還沒開始試鏡就在心裡畫了個叉!
不過人都來來,重要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
“聶元?我看過你演的趙雲和羅成,很不錯,張郃和他們一樣都是武將,你來說說他們三者有什麼不同之處吧!”李木開口問道。
聶元對此早有準備,試鏡之前他已經把關於張郃的正史和野史都大致地看了一遍,心裡早就打好了腹稿,“張郃用兵以戰術變化著稱,擅於安營布陣,根據地形佈置戰略戰術,而且他雖然是武將,卻喜歡同儒士交往,即便在軍營中,也和儒士進行唱詩、投壺的遊戲,而趙雲、羅成和張郃的形象都很相識,都不是那種粗狂的武將,我認為自己很適合這個角色!”
聽著他話語中頗為自信,李木又問道,“你說的沒錯,張郃善於用兵,比較像一名儒將,不過他的武力也不低,畢竟是正面和趙雲交手過的,而且和張遼也打了個平手,如果現在兩軍對陣,你要和對方鬥將,請你做個表情!”
李木沒讓他做動作,那不需要,動作可以設計,不過表情你不能用手去捏,只能看自己的把握了。
聽到李木的吩咐,聶元知道最重要的環節來了,只要這次符合李木的要求那就八九不離十了,回想起之前拍《三國》時的情景。
當下眼神一凝,眉頭一擴,一張臉蹦的緊緊地,左手做了個牽著韁繩的動作,右手則向後做了個揮槍的動作,然後緊緊地握住。
李木看著他熟練地做出完整的動作微微點了點頭,這個表演要是換到電視劇裡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電視螢幕小,不給特寫的話觀眾的注意力都在人的整體動作上。
但是放在大熒幕上這個表情就有問題了,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都會被放大,而李木從他這個表情中只能看到緊張。
緊張倒是沒錯,大戰之前誰不緊張呢,不過身為一個武將,這種情況應該是經歷的比較多的,緊張只是一小部分,緊張過後應該是鎮定的。
而最重要的殺氣、嚴肅、威武霸氣卻一點也沒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