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給紀老師回應了一個自信的笑臉,立刻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卷子上,專心致志做試題。
楊天現在對古文閱讀很在行,因為過目不忘的本領對背誦和理解古文作用實在太大了,通常來說,一般人記憶古文比現代文要困難十倍,但是這個困難對於過目不忘的楊天來說根本不成問題,不管是什麼文章,不管是什麼型別什麼體裁,只要過目,就能不忘!
古文的字句精煉,但是意思卻博大,延展性很廣,不像一般的現代文,一板一眼要費很多字來表達。
楊天其實更喜歡古文,覺得古文言簡意賅,意境深遠,還十分高大上。
楊天只是看一眼古文閱讀題,立刻印在腦海裡,而且各種對應的知識點記憶翻湧,並且一一閃現,楊天便全部理解了古文的意思,而且對下面的選擇題,翻譯題等答題胸有成竹。
……
接下來楊天的舉動讓紀曉青更加驚訝,她只看到楊天掃了一眼古文閱讀短文,然後就飛快地把六道古文選擇題給選出了正確答案,那個速度讓人心驚,幾乎就是看一眼,便能做出判斷並且進行選擇。
她心中震驚,想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楊天做過這個題?不可能呀,這篇古文短篇根本不是教科書上的文章,甚至很偏,極少出現在高中習題和測試之中,他怎麼可能做過?
“難道試題提前漏題了?”
紀曉青忍不住往壞裡想,但是這個念頭只是一瞬間閃現,立刻就被他否決了,她不相信試題會提前漏題,更不相信他的學生會做那種不道德的事。
不以惡意揣測任何人,這是她的善良所在,紀曉青不由下意識地自我反省,認為自己差點兒就走火入魔了。
同時,她又生出對楊天的愧疚來。
她再度看向楊天,看楊天十分嫻熟自信的又寫下三道翻譯題,也就是翻譯出文中最重要的文言文句子。
“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楊天的翻譯是:“假如秦國也能愛護六國的老百姓,就可以傳遞三世乃至萬世而做君王,誰有能夠滅了他的族呢?”
紀曉青一看,這個翻譯真是精準,就算是她來翻譯也不過如此了。
正感嘆的時候,他又看到楊天繼續奮筆疾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只見楊天想也不想,便翻譯如下:“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一天天被削減,月月被割讓,從而走向滅亡。”
紀曉青身為語文老師,對古文也十分熱愛,突然看見楊天揮筆而就,翻譯得妙不可言,字字珠璣,頓時又喜愛了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