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女媧剔除完鴻蒙紫氣中後手之後,冥河又拿出九天息壤,三光神水以及混沌葫蘆藤的一截藤蔓,連同祭道臺一起交給了女媧,並將首陽山的位置告訴三女,讓三女出門遊歷時,可以去那邊看看。
當初從混沌葫蘆藤那裡索取的兩根藤蔓,一根被冥河種於冥河界世界樹下,讓它伴隨世界樹一同成長,另外一根就是為女媧準備的。
相比於原本枯死的葫蘆藤,這根混沌葫蘆藤身上的,顯然靈機更加濃郁,用它甩出來的人族,應該會比原有的枯萎葫蘆藤,要好上幾個檔次。
冥河也將血海中的萬族之血,提煉出了一滴,去除其中雜質,混於九天息壤中,這樣會讓未來新生的人族,從一開始就具備一些萬族血統,將來與萬族通婚,成就人道主脈時,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當然冥河也沒有忘記,將自己的一絲元神藏於九天息壤中,將來在女媧造人之時,借人族之體出世,天道、地道那邊,冥河都做有安排,沒理由會放過這最後的人道不是。
將三女的遊歷方向安排好後,又吩咐女媧出行前帶上伏羲,再通知一下鯤鵬,讓他們一起過去,首陽山在人族的發展中,也算是一個重要福地。
冥河讓女媧他們前往首陽山遊歷,就是想看看,女媧會不會受到啟發,於首陽山創造人族,這樣的話,冥河之後就可以想辦法,將首陽山化為人道祖庭,以盤古頭顱所化之首陽山,變成人道祖庭,或許還能對人道的覺醒,起到催化作用。
之所以讓女媧叫上鯤鵬和伏羲,也是想讓他們在女媧證道成功後,閉關穩固修為之時,護佑人族,同時深度參與人族初期建設,鯤鵬基本已經確定走文祖之路,但是伏羲能不能證得人皇未知數,此行就看他們能不能看清前路,明悟己心。
至於兩位太陰女神,那不過是順帶的,既然女媧已經將她們帶出來了,冥河與望舒又有多年的交情,自然也不介意,讓兩女參與此次事件,或許還能從中獲得一些好處。
三女離開後,冥河便將乾坤鼎中,從鴻蒙紫氣內,提煉出來的天道之力,進行反覆提純,確定天道意志再也無法影響後,便將其丟入冥河界中,由冥河界的天道分身吞噬,對於天道分身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補品了,畢竟洪荒世界的本質,要高於冥河界的。
隨後便將當初在洪荒世界本源空間中,拜託地道意志幫忙獲取的,天、地、人三道的一縷本源取出,與平等一起丟入乾坤鼎中,想要將它們融入平等之中。
原本冥河的打算,是在成就混元大羅金仙后,找個機會改進一下鴻鈞的斬三尸之法,然後用這三道本源,斬去過去、現在、未來三尸,將他們融入人道的發展之中。
以天道本源所斬之屍,證人道文祖之位,畢竟文字的本身,就是記錄、闡述之用,還有文可載道的說法,並且文字的運用,也多要借用天地之力,與天道本源算是比較搭配的了。
以地道本源所斬之屍,證人道武祖之位,武道一般都修氣血,強體魄,以己之身,容納萬道,熔鍊己身,與大地的厚重,包容萬物,也是蠻搭的。
以人道本源所斬之屍,成就人皇之位,畢竟不管是天道,還是地道,都需要靠萬靈去發展,以人皇之身,統御文武,協助天地人三道,和諧共存。
但是後面想了想,都成混元大羅金仙了,不說完全逍遙自在,但也不能什麼事,都全部由自己來幹,就算分身無數,也不能這樣當勞模啊!
所以才有了讓鯤鵬向人道文祖發展的想法,再看伏羲能不能成就人皇了,到時候可以將自己的一些理念灌輸給他,至於武祖,原本是想等紅雲隕落後,看他性格會不會有所改變,到時再讓他去試試的。
只是紅雲現在還活得好好的,那麼只能感慨紅雲與武祖無緣,乾脆分出一絲元神,親自下場去做這件事咯。
出於刻在骨子裡,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思想,冥河便決定,將留下來的三道本源,煉入平等之中,作為未來制衡三道的手段。
縱觀洪荒師徒關係,不是師傅算計弟子,就是弟子背叛師傅,就算冥河對女媧、后土等人還算信任,但她們將來有可能成為一道之主,制衡的手段,還是需要的,畢竟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沒有又是另一回事。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