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朝貢的伯候都在門外等候,大家都帶上了精美的禮物。
陳華跟在徐妃和太康一夥站在最前面,這隊伍中有不少徐妃和太康的親信。
忽然從後走來了一隊穿著華美的人,為首是一位鶴髮老者。
“父。”徐妃連對這老者恭敬道。
“外祖父。”太康也道。
其餘的包括陳華在內的人都連躬身恭敬道:“見過莘伯候。”
完畢。
陳華不禁小聲向旁人詢問:“請問...前面那位是...?”
“他便是莘國的伯候,是徐妃主之生父,夏后氏之大親族也,夏後主當年登基做王,就是得到有莘氏支援。”旁邊一人回道,“大禹之母便來自有莘氏,有莘氏一直是夏后氏強大的親族。”
“哦?”陳華詫然,“對了,你們都是徐妃之謀臣?”
“是的。”
“沒錯,妃主賞賜我封地,我們這次一定要勸服後主立太康為儲君。”
其餘人也是個個連小聲回道,大家都是徐妃請來的謀臣。
很快,庭院裡就有人走出。
“諸位伯候現在可以進去了。”
進到庭院裡,陳華不禁被這裡的一切驚到了。
這個庭院非常大,人也非常多,個個席地坐著,都在吃喝玩樂,特別旁邊還有數百個烤架在烤著各種牲畜,這是一個十分盛大的露天宴會。
“傳聞夏啟晚年沉湎淫樂,經常舉辦大型露天宴會,在龐大的宮廷樂隊伴奏下,樂歌高唱,萬人淫舞,酒氣盈天。”
“後來還影響到太康。”
“看來這些都是真的。”
“不用多久,夏王朝便會發生動亂。”
“這樣的夏王朝唯有取而代之。”
“但現在,並不是時候。”
陳華邊走,邊看,邊搖頭。
很快,徐妃的隊伍就來到了夏後啟的面前,這時,原本那些舞女都不在了。
“我的好妃主,你終於回來了,我剛才正在和群臣商議國事。”夏後啟一本正經地說道,“嗯?有莘父,你也在呀,來來來,大家快上座。”
徐妃、莘國伯候都在一側坐著,陳華等人站在她後面。
而太康則坐到了啟的左下首則,與他的兄弟並排而坐,一共五人,分別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觀,另外還有一個是大司馬彭伯壽。
隨後進來的其它諸侯都連一一奉獻禮物,他們除了上貢賦稅外,還向夏後啟送贈自己帶來的寶物。
“尊敬的後主,這是我們昆吾國造的精美仕女陶瓶。”
“我們有鬲氏也是陶器大國,這是我們出產的琉璃瓶。”
“後主,我們有窮國乃善射之國,這把玉弓能在夜下發光。”
“我們商國乃商之國,這是我們從遙遠南方得到的上品稻米,這種稻米擁有特殊的香氣,還軟糯粘稠,與燻肉一同蒸煮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