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時節,野果豐盛,部落外面各個山頭都有不少漿果野果,組織一些人到附近山頭採集野果。
以前部落也會在這個時候採集野果釀酒。
野果採集回來後,陳華在這些野果中,挑選了一些佔比比較大的一種漿果。
這是一種野樹莓,紅紅的顏色很鮮豔,表面有很多凹凸的果肉,與草莓有幾分相似。
味道酸甜又多汁,這是一種很好的釀酒果子。
將新鮮的樹莓洗乾淨,野外的樹莓表面會有塵土鳥糞,這些汙染物裡有大量的細菌,如果清洗不乾淨,便會在釀酒的過程中繁殖出大量的細菌,使釀酒成功率降低。
這個時代釀酒成功率低下,酒變得珍稀,這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將樹莓表面清洗乾淨,得加入一些麵粉將表面的汙染物清洗掉。
洗乾淨樹莓後,就要晾乾其表面的水份。
之後便將樹莓捏碎,將每一粒樹莓都要捏碎。
捏碎的樹莓放入酒陶器裡,同時按照十斤料三斤糖的比例放入黃糖。
果實發酵需要糖的參與,果實本來就有糖分,但一般都不夠,這就容易造成釀酒率低,釀出來的酒,味道品質低下等。
無論裝酒的的陶器還是釀酒過程中的工具都要徹底殺菌,只要細菌繁殖到一定程度,這壇酒就廢了。
所以一定要徹底消毒殺菌,釀酒對殺菌非常重要,但目前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只能儘量用熱水將器皿工具徹底消毒,而且盛酒器不能有水,這很容易把酒釀壞。
把糖和樹莓裝到陶罐裡,接下來就到了關鍵一步。
裝樹莓和糖的酒陶器不能裝太滿,要留一些空間讓樹莓發酵變大,大約留五分一左右,然後就要密封儲存。
密封是最關鍵一步,一定不能在釀酒過程中,讓空去跑進去,空氣跑進去容易滋生細菌,甚至讓酒氧化,導致成酒率降低,酒的品質降低。
所以釀酒的陶器口子四周有圈凹槽,在凹槽倒入水,蓋上一個大碗,這樣就能隔絕空氣。
釀酒需要溫度,溫度越高,成酒就越快。
現在秋高氣爽,平常釀酒需要一個多月,為了趕在秋會前釀出酒,便在釀酒的房子中間放一個炭爐升溫。
二十五日後。
陳華和工人們滿懷期待地在釀酒房這裡開始啟酒。
“以前部落釀酒,釀十壇才有一罈成酒,而且這一罈酒的品質還非常低下。”
“按照書上說的去釀,這次釀酒成功率應該不錯。”
陳華取出一罈酒。
慢慢開啟反扣著的大陶碗。
一股帶點酸的果酒香味撲鼻而來,讓人不由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