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洛氏部落廣場邊上。
原宓妃住的屋子經簡單的裝修,一塊破開的大木條掛到屋門口,上面塗畫著兩個大的簡體漢字“法院。
在這兩個大字的下方還有幾個象形文字。
在夏朝,並沒有“法院”這個詞語,如果用夏朝的象形文字來註釋便是“大理”,“大理”並不雲南那個大理,也不是大理石,而是當今夏朝具有司法職能的官員,掌管刑獄,調解訴訟。
有部分的部落人會一些象形文字,陳華也想過推行自己認識的漢字,但又想到如果貿然實行,會難以讓眾人接受。
所以他只能在日常生活中用簡體漢字和象形文字並用,讓部落人慢慢接受簡體漢字,而且很多還沒成年的孩子還要幫父母勞作,糧食的產量提高不了,很難去教部落孩子學習,他很清楚這一點。
新法院門前漸漸聚集族人,很多人在幾日前就已經得知陳華定律法、建法院的計劃。
“這次新族長又為我們著想了,聽說等會族長還會頒佈律法,就像夏王朝那樣頒佈律法,而且族長還說這些律法所有人都要遵守,就算是長老、隊長犯了律法,都要受到懲罰。”
“要是這樣就太好了,以前都是族長或長老說了算,那些長老的親屬老是欺壓我們這些窮民。”
“是啊,族長和寧長老說是參照夏王朝的大理之職和皞陶刑法定的新律法。”
“皞陶?是那個發明刑法的人嗎?聽說皞陶曾經為舜帝效力,還曾輔助大禹治水,他們治好了大河和大江的水患,深受天下萬族的愛戴。”ps:黃河在先秦時期並不黃,那時候的人們稱其為“大河”;而長江也呼為“大江”,比如詩句“大江東去”。)
“咦?上面那兩個大字是什麼意思?那麼方正,不像是我們使用的字,老王,你在工場工作,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
“那個?那兩個字叫法院。”
“法院是什麼?能吃嗎?”
“法院就是大理,下面都寫著,族長說以後這個屋子就叫法院。”
“哦,原來是大理,我明白了,我們普通人不認識字,還是你們這些隊長識字。”
“我們當隊長的肯定要識一些文字,不然怎麼向長老們彙報工作呢?”
“是啊,以前教文字的族巫不在了,不知道以後拜祭的事情怎麼辦。”
“族長說今日會任命新巫師,這個你不用擔心。”
很多早到的族人都在互相聊天,大家都對陳華的新政策充滿了期待。
很快,部落每戶家庭的代表都到齊了,甚至有些有空的家庭全家都來這。
幾百號人聚集在法院門前。
“大家靜一靜。”一名嗓門非常大的男子吶喊。
要讓這麼多人靜下來還真不容易,更何況這些沒有什麼紀律的遠古人。
“大家靜一靜!!!”
這大嗓門男子連續喊了二十多分鐘,總算讓在場的人都靜下來。
陳華也就開始說話了:“各位,今日讓大家到來這裡,我想你們已經有大致的瞭解。”
“聖人皞陶氏始作刑,定律法,為管王朝、部落...乃至管天下人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有了律法,平常族人之間的矛盾就少了,一些作惡的人也會得到懲罰,天下萬民才會安居樂業。”
“族長,什麼叫安居樂業?”忽然有人提問。
“安居樂業...就是住得平安,快樂工作的意思吧...”
一不小心說了些成語,這些部落人就不懂了,看來以後要注意一點,或是等到明年部落的生產力提高了,再建學校,讓部落人學習自己的文字和文化。
陳華繼續道:“刑罰律法,在夏王朝裡...甚至是一些大部落裡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這是大部落才有的東西,中小部落沒有刑罰律法,所以弱小。”
“我們洛氏部落要成為大部落,就需要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