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人自己沒辦事差事被抓了,還得朝廷拿錢贖,這都叫什麼事啊。
他現在只能是安慰自己,李承乾軍隊也是朝廷的軍隊,權當是補給軍需了。
“你不是也看了李承乾的奏摺,他不是說可以‘分期付款’嗎?先能贖幾個是幾個吧。”
“下朝後,朕會給你詳細旨意。”
“臣遵旨!”
這兩件事算是解決完了,不過眾大臣都盯著李世民,等他說話。
畢竟李靖還率軍在外呢,他都年近七十了,實在不適合長時間統軍。
而且對於李承乾問題也該有個明確辦法,大唐的邊關重鎮總不在朝廷控制中終究不穩妥。
李世民自然明白,朗聲道:“傳朕旨意,衛國公回朝休養,由蘇定方統帥大軍,進駐豐州。”
說完看向唐儉:“你即刻繼續從各州府集糧,只要糧草一齊,立馬撥付給蘇定方,讓其率軍奪回雲中,緝拿李承乾。”
下朝之後,太極殿中,只有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二人。
此時的李世民眼中寒光閃爍,瞭解他的人看到他這副模樣,肯定明白這位天可汗是要殺人啊,而且還不是殺一個兩個。
“輔機,李靖的信你看了吧?”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他,臉上此時也殺意凜然。
“這崔家,真是不知死活!不光敢將其家族人員安排在軍中做行軍司馬,還敢讓其矯詔!幸虧統軍的是衛國公,而且並不是對敵國作戰,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眼中寒光更甚,這是這些年太過寬仁了,有人忘了自己是怎麼得的天下。
“輔機,他們這是覺得朕好欺負啊!”
長孫無忌心裡也是怒極,但還是勸道:“陛下,這些門閥世族能不顯山不露水地在軍中安插一個行軍司馬,想來其他地方也有,如果貿然動手恐怕...。”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門閥世族興盛百年,底蘊深厚,貿然動手真有可能引發亂局。
他李世民是不怕亂,但他心疼黎明百姓啊,畢竟天下才安穩幾年。
“朕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朕真是咽不下這口氣。”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陛下,太子殿下如今憑藉那兩首詩,可在仕林中好大名聲,而且他賣的紙極其便宜,不少底層讀書人都對他感恩戴德,如果能...。”
其實李世民寵愛李泰,主要原因自然是平衡皇子之間的權利,以免出現他玄武門那種情況。
但次要原因是,李泰雖然弓馬皆廢,但文采出眾,尤其擅長詩詞創作。
他的一首《奉和詠弓》在文壇廣為流傳,因此在士林中具有相當的號召力。
李世民正是要讓他作為朝廷在讀書人中的代言人,以避免那些以儒學傳家的門閥一言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