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個太監,身上卻並沒有宮裡那些太監大多有的脂粉氣。雖然一開始在門口時,那副模樣看著有些令人敬畏,但此刻看起來,就像是個說話溫和的普通中年人。
謝先生從前只聽說過胥九辭這個名字,還是頭一回見到真人。傳聞中那個天子身前的紅人,不見人間煙火氣的胥公公,其實也是個內藏人情冷暖的父親。
“劉家在汴都有一旁支,和京城劉家的關系要拐上幾道彎。想必早些年,汴都劉家的人還不曾見過小郎君。先生是打算帶小郎君去投靠劉家,還是另外謀生?”胥九辭詢問。
劉拂坐在邊上正一口一口吃著果子,聞聲遲疑地看了一眼謝先生。
他一心盼著回大胤,可回來了現實很快擺在眼前——劉家早已在京城城破的時候就全沒了,他能活已經是萬幸,回來是因為大胤是故土,至於回來後如何他一時茫然,不知該作何回答。
胥九辭知道劉家的事,這讓謝先生頗為意外,只是想到此人如今的身份,倒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劉家要是願意接納他,就回劉家,若是不願,老夫自然是要帶著這孩子在汴都謀生。謝柳的名聲,當個教書先生,許還是能掙錢餬口的。”他說道。
“謝先生大才,如今還是和當年一樣,不願再入仕嗎?”胥九辭問道。
趙幼苓端著茶盞的手一頓,下意識朝胥九辭看去。
她那義父平日裡兇名在外,可實則是個再好不過的人,尤其是對那些有才學的大人向來客氣。即便被人揹地裡罵了多年,只要不犯錯事,他從來都不予理睬。
知道他這是有意照顧謝先生,趙幼苓又安心了不少。
謝先生沉默,良久才道:“老夫年歲已高,即便入仕又能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麼。不如當個教書先生,送學子入仕。”
說到入仕,胥九辭有意看了一眼劉拂。
“小郎君要入仕?”胥九辭問。
劉拂有些慌張,擺好手腳,老實道:“還未有功名,不敢想入仕為官。”
胥九辭手一揮:“功名好得。”
謝先生點了點頭:“小子還未考過解試。”
劉家出事前,劉拂年紀小,還沒參加過解試,加上並不算是塊讀書的料子。謝先生對他一向是育人為主。
現在,更希望他多少靠個功名,哪怕只是個舉人,也好過當個白身。
只是京城出事,劉拂的戶籍只怕早已毀了,想要科舉入仕,變得略有些棘手。
“無礙。”胥九辭道,“因前幾年的事,江南各地如今進了不少從北面逃來的百姓。朝廷缺人,各地府衙也缺人,天子早已下了旨意,戶籍可在當地補,省試照舊,解試則一年改作兩回。”
劉拂還茫然無知,謝先生的臉上已露出了幾分欣然。
胥九辭續道:“先生和小郎君往後就在府裡住下,等補過戶籍後,好好準備,四月正好有一場解試。”
如此,謝先生和劉拂就這麼在胥府住了下來。
趙幼苓滿心歡喜,當夜陪著胥九辭在靜心堂下了一棋。兩個臭棋簍子直下得天快亮,這才心滿意足地各自回房休息。
作者有話要說: ps突然抽風……要更新的章節還在它的雲伺服器上,重啟了幾次都不給登陸,差點以為要請假……結果沖撞之後自動登陸……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