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飛傳 > 第58章 鬼蓬夜話(4)

第58章 鬼蓬夜話(4)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 大楚烈帝 我,傭兵之王 帶個作者去見武則天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庫洛牌的魔法使) 三國之太史子義 軒轅黃帝和嫘祖蠶神 袁術天下

曾阿三據守北河以後,姜肯迪已經完全佔領了西貢。北河、西貢以前俱為法戰龍的地盤,姜肯迪如今佔領了法戰龍的西貢總部奠邊府,飲水思源,姜肯迪不願意比不過法戰龍,出於面子需要,就想把北河也索要回來。姜肯迪創造性地提出,只要曾阿三肯遙奉自己為老大,北河的一切事務依舊交由曾阿三管理。為了表達自己意味深長的好意,姜肯迪於是在瑞士島的日內瓦設下盛宴,邀請曾阿三來商談北河的歸屬問題。曾阿三武藝高強,渾身是膽,明知姜肯迪沒安好心,卻絲毫不感到畏懼,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刀,隻身來到西貢。姜肯迪見曾阿三輕裝上陣,也不好故意刁難,於是安排阮文紹去接待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阮文紹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向曾阿三索要北河。曾阿三早已看穿了阮紹明的意圖,但他是個要強的人,主張南北分治,豈肯屈居人下。曾阿三開始時以飲酒莫談幫務為由將話題叉開,哪料阮文紹步步緊逼,曾阿三於是以北河是自己從法戰龍手中奪得為由,嚴辭拒絕,並對貼身侍衛陳光使眼色,將刀鈴搖得錚錚作響。李瑞適時插話:“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西貢獨有耶?”抵賴之言,毫不掩飾。曾阿三於是變色而起,從陳光手中奪過大刀,假裝怒叱道:“這是幫中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給我退出!”明叱李瑞,實是對著阮文紹在說話!接著,曾阿三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阮文紹手,親熱之中又帶有幾分殺氣:“今天飲酒,我已經醉了,莫要再提北河之事,擔心我這刀傷了故舊之情。改日我請姜肯迪到北河赴會,再作商議。”阮文紹被他一提,掙脫不得,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興嘆。到了船邊,曾阿三才放了阮文紹,拱手道謝而別。阮文紹如痴如醉,半晌才緩過氣來。姜肯迪見曾阿三不識好歹,於是與其徹底決裂,打算用武力奪回北河。

姜肯迪聽從馬歇爾和戴維特的建議,委派艾草威為北伐總長,並從義軍中挑選精壯組成了劉港、陳緬兩支隊伍交給艾草威管理。在這之前,艾草威並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然而他就任後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卻馬到成功,劉港、陳緬聯軍在北河登陸進展順利。這證明馬歇爾慧眼獨具。艾草威也因此名聲大振。艾草威在指揮劉港陳緬進攻北河、高平和邁州作戰中,在實現與劉、陳的融洽合作中,都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譽為"風流的斯巴達"。他堅定、果斷、寬宏大量、對部屬充分信任。魯克、蒙哥、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草威,甚至時而發出一些尖刻的批評,他仍然寬宏大量,努力使劉港、陳緬合作成為現實。從西貢出發行軍半個月以後,艾草威率領劉港、陳緬聯軍3000人分三路在北河的吉婆島登陸。在強大的魯克、蒙哥的衝鋒掩護之下,分別佔領了下龍、芒街和東興等港口。接著向西挺進,對退入諒山的阿三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

在北河西部有張澳、李泰組織的反抗曾阿三的隊伍存在,艾草威曾不顧姜肯迪可能產生的政治批評,決定承認張澳、李泰為北河地區的最高統帥,從而增加了自己的外援,加速了劉陳盟軍攻佔北河的進展。與張澳結盟以後,艾草威在北河節節制勝,但是半個月後,敵軍巧用埋伏,憑祥隘道之戰突然失利,費裡登被曾阿三打敗。艾草威毫不動搖,及時採取措施,派波哈頓接替了不稱職的軍長費裡登。一個月後,劉港、陳緬聯軍在艾草威的指揮下,對諒山南部發動總攻。經過20餘日的激戰,將曾阿三驅趕至諒山北部。艾草威趁勝追擊,在諒山腳下安營紮寨,半個月後,劉港、陳緬聯軍突破敵人的防禦,奪取下龍灣,並佔領了諒山市。於此同時,在北部進攻的張澳也佔領了原太市。曾阿三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他們只好撤出諒山往北河的西部逃跑,至此,在下龍灣的曾阿三軍隊全部被艾草威肅清。

艾草威準備進攻高平,並立即著手製定邁州戰役的計劃。他不顧參謀部成員的意見,認為首先必須讓橫在高平和下龍灣之間的憑祥隘道上的駐軍投降。艾草威向戴維特借來炸藥,約有300顆炸彈落在憑祥隘道,揭開了高平戰役的序幕。參加這次戰役的4500人。為了可以靠近作戰地點,艾草威隨後抵達原太市。攻佔憑祥的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但天氣突變,急風驟雨,對行軍作戰極為不利,許多參謀人員要求更改進攻日期。艾草威不為所動,堅持盟軍按原計劃行動。當天夜裡,蒙哥、馬利指揮的劉港陳緬集團軍和魯克、波哈頓指揮的張澳李泰集團軍開始進攻憑祥。三天後盟軍攻克憑祥,佔領北河東部,高平戰役至此結束。艾草威方面傷亡失蹤約700人;曾阿三方面傷亡1000人,4000人被俘,另有3000人撤退至邁州。

面對著巨大的傷亡,曾阿三終於見識到了姜肯迪強大的力量,曾阿三坐在營帳裡埋頭冥想,自己究竟在哪裡出現了失誤。如今曾阿三北邊有張澳割據,東邊又有艾草威在不斷進攻,左思右想之後,曾阿三終於想到了一條計策:擒賊先擒王,自己不能老是在北河被動挨打,應該派人到南方的西貢關去組織反擊。曾阿三與李瑞、陳光商量之後,決定派精明能幹的宋文初到西貢去招兵買馬對付姜肯迪,並且曾阿三又給蘇曉芙寫了封信,向他彙報了北河告急的情況,要求他增派人手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邁州簡短的召開了會議以後,宋文初受曾阿三的委派,以北河特派員的身份前往西貢,組織南方農民抵抗姜肯迪的奠邊起義。蘇曉芙早已派王先駿在西貢暗中積蓄力量,宋文初來到西貢以後首先與王先駿碰頭,然後在沙田市郊的沈家大屋裡召開會議,討論制定奠邊起義的計劃。宋文初在會上著重闡述了要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反對姜肯迪的思想,並確定集中力量在西貢南部發動以九龍灣為中心的武裝起義。

九天以後,宋文初又在西貢棉泰市張家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奠邊起義具體部署。參加起義的主力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與姜肯迪有深仇大恨的林紅陽舊部勢力,另一部分是王先駿在芽莊、大力、古芝、永隆等地招募的農民自衛隊。

為便於領導奠邊起義,起義軍確定領導機構分為兩個:一個是由各地幕僚組成的參謀機構,任命宋文初為參謀長,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一個是作戰機構,由各地起義小組的組長領導,任命王先駿為軍長,負責各地調兵遣將工作。這次起義還對戰術作了安排,起義軍決定先破壞棉泰和沙田到西貢的棧道,使姜肯迪無法順利的補充糧草,然後馬上發動起義奪取西貢市區。

這次奠邊起義不再沿用林紅陽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成西貢王家軍,王先駿任總指揮,徐安國任副指揮,下轄三個作戰小組以原林紅陽在沙田、棉泰舊部為主力的編為作戰一組,組長董文璋;以芽莊、大力等地區農民為主力的編為作戰二組,組長李新亞;以古芝、永隆等地區農民為主力的編為作戰三組,組長郭明山。參加起義的人員共約5000人。此外,在起義前,還收編當地的土匪武裝邱國軒組成了一個作戰隊。起義軍以奪取西貢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各作戰隊的行動計劃。

三天以後,奠邊起義按預定計劃爆發。參加起義的民兵和農民,首先破壞了沙田至奠邊府以及棉泰至奠邊府的兩段棧道,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作戰一組從西貢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五天後佔領了平江縣。這時混入起義軍的邱國軒乘機叛變,當作戰一組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董文璋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被迫向海陽轉移。作戰二組在西貢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丹、許陵,又北進佔領上坪。由於部隊麻痺輕敵,三天後陷入姜肯迪優勢敵人的包圍,隊伍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作戰三組隨後在西貢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兩天後又佔領東門市。姜肯迪派陳龍、張虎兵分兩路包圍作戰三組,該組被迫向海陽撤退。

鑑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宋文初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西貢的計劃,並以參謀總長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西貢海陽縣文家莊集結。不久以後,各路起義部隊均來到海陽縣文家莊匯合。當晚宋文初、王先駿與各作戰小組裡的骨幹成員召開了緊急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作出改變了攻打西貢市區的計劃,決定儲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鬥爭,發展革命力量。

第二天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莊向西貢南面進發。三天以後,起義部隊在西貢烏程蘆溪鎮突然遭到姜肯迪的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王先駿犧牲。又過了兩天,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雨水並沒有沖走作戰隊的反姜熱情,兩天後,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九龍灣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宋文初召開了骨幹小組會議,決定對隨行人員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九龍灣改編"。經過一系列的人員調整與紀律整改,宋文初帶領煥然一新的起義隊伍離開九龍灣,開始向鑽石山進軍。一天後,起義部隊到達湄公河山脈中段鑽石山腳的嘉定村,並在這裡開闢了一塊新的革命根據地。

蘇曉芙收到曾阿三的求救信以後,找到毛建國商量援助政策。毛建國綜合考量以後,決定派大將劉少安去支援佛州。蘇曉芙從毛建國那裡回來以後,馬上找來了兩個江湖殺手,一個叫荊無命,一個叫荊無力,派他們去行刺羅思福和杜滷門。蘇曉芙早已對羅斯福懷恨在心,此次從毛建國那裡聽說了蘇大林慘死的具體情況以後,更是怒髮衝冠,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羅思福和杜滷門這兩個奸賊殺掉洩憤。

劉少安來到佛州以後,經蘇曉芙、曾阿三聯合參謀長會議同意,任命劉少安為軍長,王少平為副軍長,史密斯為參謀長,布萊特為北河護衛隊長,吉姆為邁州護衛隊長,齊牧為衝鋒隊長,馬洛為後衛隊長。

按照劉少安設計的體制,上述軍隊領導擔負著雙重角色一方面,各路隊長是最高參謀部的成員,參與最高參謀部制訂作戰計劃的工作;另一方面,各路隊長是整個軍事行動中指揮具體作戰的將領,擁有各自的參謀部。為了奪回上龍灣的控制權,劉少安將布萊特的北河護衛隊完全收於自己麾下。他把首批衝鋒陷陣的隊伍由三個分隊增加到五個分隊,其它細節交由王少平和史密斯去負責處理,自己則去關心他認為更為重要的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少安意識到,領導權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問題。他要求衝鋒隊長齊牧在他的控制之下進行上龍灣戰役。這個決定遭到齊牧的部下哈里斯的反對,這使一貫處事謹慎,態度和藹的劉少安大動肝火,他於第二天當眾宣佈"如果這個問題不能獲得滿意的解決,我將呈請參謀總部免去齊牧衝鋒隊長之職。"齊牧的參謀長哈里斯不得不同意把衝鋒領導權交給劉少安指揮。吉姆和馬洛的隊伍也都作了同樣的安排。接著,他與曾阿三又達成了自負盈虧、軍餉平攤的協議。這樣,衝鋒陷陣控制權的問題就被劉少安解決了。

早在劉少安尚未到來的時候,曾阿三就在北河成立了聯合參謀機構,與陳光、李瑞共同研究和擬製奪回上龍灣的作戰計劃。劉少安在原有計劃的基礎上主持制訂的"跨時代"作戰綱要,包括在憑祥隘道登陸並突破敵軍的防禦陣地;用兩個集團軍群實施寬大正面追擊,重點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高平據點,進逼姜肯迪邊境並威脅原太地區,右翼要同時從南面進攻河內,與北河的兵力相連線;取得升龍、東關以及還劍湖等關口,以便沿著姜肯迪佔領地區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兩翼包圍原太的方式發動最後進攻,重點再次放在左翼,隨後朝著當時決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艾草威的河內總部;攻擊發起日定為三天以後。與此同時,集中於北河的自衛隊加緊進行以騎兵步兵作戰為重點的協同作戰演練,相當數量的弓箭手和鎧甲兵等逐步裝備成為機動分隊隨時聽侯總部調遣;騎兵頻繁出動,以重創姜肯迪的防守,掌握衝鋒權,孤立突擊地帶;情報部門透過"波斯貓"和"九尾狐"情報破譯機構獲取姜肯迪的情報,氣象部門則密切注視氣候變化;開始製造雕堡和防禦塔,鋪設通往前線的糧草輸送通道;採取軍事欺騙措施,使姜肯迪的最高統帥部判斷失誤。

"跨時代"行動實施前夕,劉少安在佛州共集結兵力10個分隊(5000人),戰馬1000餘匹,戰車90餘輛,刀劍3000餘柄。處於防禦地位的艾草威西線部隊(轄劉港、陳緬聯軍)共39個分隊;盟友張澳和李泰指揮的北部防禦軍隊,力量明顯薄弱。令人費解的是,艾草威的指揮權頗受限制無權向張澳、李泰下達命令;未經最高統帥部批准,無權調動任何作戰隊;戰鬥行動地域及駐紮部隊管轄的範圍,越界縱深不得超過10公里。此外,艾草威、張澳和最高統帥部之間在防禦計劃方面亦有較大分歧。

三天以後,在盟軍作戰會議上,劉少安根據氣候形勢的變化,果斷地決定將攻擊發起日再向後延期兩天。兩天後的凌晨."跨時代"作戰開始實施。王少安帶領的步兵和騎兵分隊首先開始向憑祥隘道上進軍,接著是大量的炸彈在當地轟炸,六點多的時候,40輛戰車載運的3個分隊1500人在火器分隊的掩護和機動分隊的引導下向憑祥隘道發起衝擊,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戰勝利,登陸成功。

高平爭奪戰時期,布萊特和吉姆主要透過激戰來鞏固和擴大登陸場。一天後,布萊特在攻佔高平瑟堡和岡城之後,趁機奪取了高平的大量土地,張澳、李泰撤到了高平的東南角。十五天後,齊牧、馬洛的"眼鏡蛇"戰役實現了對河內防線的突破。六天後,布萊特與劉少安增派的3個分隊匯合,隨後對張澳發起衝擊,橫掃高平地區。布萊特挫敗李泰的反攻以後,發現可在原太地區形成對艾草威的包圍圈。劉少安命令實施圍殲艾草威的作戰計劃。三天以後,劉少安透過機動兵力從北、西、南對法萊斯形成包圍態勢。以後的十二天裡,劉少安軍被俘500人,死亡100人。艾草威軍損失約4000人,張澳軍損失約2000人。艾草威被劉少安打得節節敗退,抬不起頭來,決定向姜肯迪尋求支援。

求救的雞毛信迅速從河內傳到了西貢,姜肯迪把河內戰敗的情況向羅思福彙報以後,羅思福安排杜滷門到西貢去與姜肯迪商談作戰計劃。杜滷門是羅思福手下的一員大將,是羅思福最值得信賴的人,羅思福肯把他派到西貢,可見羅思福對姜肯迪的重視。杜滷門來到西貢的時侯,蘇曉芙安排的刺客荊無力也來到了這裡,荊無力還帶了個助手,名叫葉武陽,葉武陽在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並且葉舞陽對杜滷門充滿了憎恨,杜滷門曾經強姦了他的姐姐葉麗。

杜滷門是坐著馬車來到西貢的,杜滷門還沒下車的時候,姜肯迪早已帶了大隊人馬出城迎接杜滷門的鳳駕。彩旗飄飄,人頭攢動,身材曼妙的綵衣少女正舉著鮮豔的紅花站在道路兩邊夾道歡迎,像是舉辦奧運會期間東道主國家站在紅毯上焦灼地等待來自遙遠國度的貴客嘉賓的蒞臨指導。

在郊區外遠處的山峰上,兩個人影正在恍恍惚惚、鬼鬼祟祟地幹著一些秘密的活動。這兩個人正是荊無力和葉舞陽,為了刺殺杜滷門,他們已經把作案地點定在了城門前歡迎的人群中,作案工具選擇的是威力巨大的諸葛連弩。這個連弩的射程非常遠,一次可以連發三箭,配上箭頭淬毒的弓矢,可以取人性命於百里之外。葉舞陽是一個出色的狙擊手,他已經在山頭朝著杜滷門的馬車瞄準了很多次,只要杜滷門掀開門簾走出來,葉舞陽馬上可以把他送到地獄去見閻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陽光突然晃了一下,就在葉舞陽遲疑的瞬間,杜滷門掀開簾子下了車。機不可失,就在這個時候,葉舞陽瞄準以後趕緊扣動了扳機。三柄利箭如脫韁的野馬一般朝杜滷門飛奔了過來,說時遲那時快,姜肯迪聽到風聲不對,趕緊把杜滷門朝自己的身後拉,結果三柄利箭都射到了他的身上。

正當杜滷門下車後向人群揮手微笑時,空中響起了弓箭飛行的“唆”的聲音,姜肯迪把杜滷門撲倒後用手捂住了喉部——他被擊中了脖子。杜滷門跪在姜肯迪的身邊,絕望地試圖用手阻止鮮血從姜肯迪身上流出。緊接著第二支箭又飛了過來,由於被第一箭射中的姜肯迪此時頭部正向前微傾,而致命的第二箭擊中了姜肯迪的後腦勺,姜肯迪的頭猛地向後倒去。弓箭射碎了他的部分頭蓋骨,鮮血和腦漿混在一起噴湧而出,濺滿了馬車的車箱和隨行人員的全身。與此同時,第三箭射了過來,正中姜肯迪的眉心,杜滷門與姜肯迪捱得太近,不幸被箭氣帶到,身負重傷。

三支箭射完以後,姜肯迪的身體癱在馬車邊,倒在杜滷門的身旁。杜滷門不知所措又歇斯底里地呼喊著:“我的上帝!他們射中了他的頭!”

馬車伕希爾一直握著韁繩坐在馬車上。就在第一支箭發射的瞬間,聽到箭聲的希爾跳了下來並快速跑向在他前方的姜肯迪,準備把他抱進馬車車廂,保護癱倒在馬車前面已經中箭的姜肯迪和受到驚嚇而十分恐懼的杜滷門。

當希爾剛剛跑到姜肯迪身邊時,他聽到了第二支箭聲,並且看到姜肯迪猛地向後倒去。希爾聽到第三支箭射擊的聲音後隨即加快了腳步,想使姜肯迪儘快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杜滷門從後面的馬車中爬進了車廂,希爾也正試圖跳進車箱,就在車速變快的瞬間,希爾抱著姜肯迪在杜滷門的幫助下成功地跳上了車。此時的杜滷門幾近休克,希爾安頓好姜肯迪和杜滷門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駕起馬車快速朝城裡衝了進去。

希爾把馬車開到姜肯迪的總部奠邊府的時候,姜肯迪已經嚥了氣,杜滷門也受了重傷。杜滷門身體抱恙,再留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當天就乖希爾的馬車離開佛州回自己家裡養傷,而姜肯迪去世以後,群龍不可以無首,姜肯迪臨死之前交待,幫主之位傳誰都行,千萬不能傳給燕嘯天,西貢推選林瓊森作為首領,接替姜肯迪執掌奠邊府。

“纏擾孤島的雪雨,飄飄灑灑誰來聽。摘取一顆含手心,陪我終夜不孤寂。

靈柩長埋深谷底,沒有永遠的秘密。染指江湖皆悲劇,無人逃得過宿敵。”

分子運動產生聲波,電子運動產生磁波,光子運動產生光波。量子運動產生能量流的同時,也會產生資訊波。資訊波由近即遠的傳遞反映量子的運動狀態,所以說沒有永遠的秘密。宋文初聽說姜肯迪去世,決定趁奠邊府人心未穩之際攻打西貢。宋文初聯絡骨幹成員召開緊急作戰會議,宋文初與徐安國就盟軍主要突擊方向發生分歧,徐安國主張向西貢快速突擊,快速佔領奠邊府;宋文初則認為主要突擊方向為朱篤和永隆(考慮到盟軍距西貢比較遠,捨近求遠的風險太大),在遠離西貢的地方擴大勢力然後再一鼓作氣攻佔西貢。根據民意投票,大會透過了宋文初的提案,三天後盟軍攻克永隆,然後向朱篤展開激烈進攻。朱篤代表楊新貴到駐永隆的盟軍指揮部洽降,永隆代表郭明山決定接受楊新貴的請求。兩天後,朱篤代表楊新貴在永隆和嘉定簽署了朱篤無條件投降書。宋文初作戰時的主要活動就是組織、協調並指揮盟軍作戰,而盟軍聯合作戰是這場大戰的顯著特點。宋文初以其良好的軍人素質、豐富的理論知識、高超的指揮藝術而獲得成功。盟軍收復永隆和朱篤後,開始以朱篤為跳板執行"朱篤古芝"作戰計劃。一天後,實施"朱篤古芝"作戰的盟軍作戰一隊、作戰三隊在古芝勝利會師,為了加強管理,宋文初收編了徐安國的作戰四隊。

在此之前,劉少安攻佔了高平、憑祥、原太等地,王少平則攻佔了邁州、老街和薩帕,林瓊森的隊伍在北河被打得焦頭爛額。宋文初決定讓盟軍採取"寬大正面戰略",使林瓊森首尾不能相顧而加速崩潰。三天後,宋文初命令西貢以北李新亞部隊必須佔領大力,突破芽莊防線,然後奪取姆基地區;西貢以南郭明山部隊必須突破永隆防線,然後奪取海陽地區。宋文初派遣徐安國帶作戰四隊支援李新亞攻克大力後,盟軍在芽莊防線前受阻。又過了四天,林瓊森在海陽地區發動反攻,企圖攻佔永隆和朱篤,迫使宋文初同意和談。林瓊森從奠邊府出發,向南攻至宋文初作戰一隊董文璋的南部,最後進抵朱篤河畔的白沙鎮。與此同時,林瓊森實施"魚目混珠計劃",挑選由南方佛州人組成連隊,換穿宋文初方的制服,突入宋文初的防區製造混亂。一天後,宋文初對形勢作出正確判斷並採取相應措施,宋文初召開作戰會議,決定北側李新亞作戰二隊、徐安國作戰四隊先取守勢,待機轉入進攻;南側董文璋作戰一隊、郭明山作戰三隊則應儘早向北進攻。南側盟軍於三天后發動進攻,迫使林瓊森由進攻轉入防禦;北側盟軍也在十天後響應南路發起進攻,南北兩路盟軍在芽莊會師後,將林瓊森趕過初始防線。在突防戰役中,宋文初軍傷亡1100人,林瓊森軍傷亡1700人。在突破芽莊防線之後,南北盟軍攻佔姆基,將林瓊森隊伍趕過登庸河,並搶佔了姆基地區的登庸大橋,繼而控制登庸河北岸,對林瓊森實施兩翼包圍。兩天後,林瓊森敗逃回西貢奠邊府。宋文初為人隨和,沒有將軍架子,喜歡和士兵們在一起,對繁文縟節不以為然。戰事間隙,常到前沿陣地看望部下,瞭解情況,幫助解決問題。義兵們說他是個"通情達理的上司",慕僚們稱頌他為"平民將軍"。

林瓊森回到西貢奠邊府以後,開始向羅思福彙報情況,尋求援助。畢竟羅思福如何救援,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天飛傳請大家收藏:()天飛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