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顱腔被大腦鐮和小腦幕分割成壓力均勻、彼此相通的各分腔。小腦幕以上稱幕上腔,又分為左右兩分腔,容納左右大腦半球;小腦幕以下稱為幕下腔,容納小腦、橋腦和延腦。
當某種原因引起某一分腔的壓力增高時,該分腔的壓力比鄰近分腔的壓力高,腦組織從高壓區向低壓區移位,被擠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腦組織、神經及血管受壓,腦脊液迴圈發生障礙而產生相應的症狀群,稱為腦疝。
疝出的腦組織壓迫鄰近的神經、血管等組織結構,引起相應組織缺血、缺氧,造成組織損傷功能受損。
死亡率非常高。
“腦疝?”聽到這個噩耗,何傑的語氣有些激動。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伸手抓住這位神經外科醫生的領子。
但是理智又剋制他沒有做出這種舉動。
他聽著神經外科醫生的話,咬著牙問道:
“雖然我不是神經外科專業的醫生。”
“但是這些事情我還是懂得。”
“腦疝最常見的原因是顱內壓增高。”
“之前,貝貝出現顱內壓增高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硬膜下血腫,也就是他的顱腔內出血。”
“現在,我們不是已經透過手術,將貝貝的顱腔內的血腫給清除了,並且也放了引流了嗎?”
“按道理說,他的顱內壓不應該再增高了。”
“他怎麼還會出現腦疝?”
何傑的問題,讓神經外科醫生的臉色變得越發的沉重。
他略微地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
“腦內任何部位佔位性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均可導致顱內各分腔因壓力不均誘發腦疝。”
“引起腦疝的常見病變分為五類。”
“第一類就是損傷引起的各種顱內血腫,如急性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腦內血腫等。貝貝最開始的外傷就是如此。”
“各種顱內腫瘤特別是位於一側大腦半球的腫瘤和顱後窩腫瘤。這種情況,貝貝基本可以排除在外。”
“再就是各種感染所致的顱內膿腫。貝貝現在也可以暫時除外這種情況。”
“至於顱內寄生蟲病及其他各種慢性肉芽腫也可以除外。”
“先天因素,如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也不考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現在我們主要就從第一條原因來解釋。”
“他的大腦在剛剛受到這麼大的刺激之後,很容易就出現水腫。”
“大面積的腦水腫,相當於把大腦體積變相地增加了。”
“可是孩子的顱腔的大小卻只有這麼大。”
“所以說。”
“這也會變相地導致顱內壓的增高,從而發生腦疝的可能。”
“再就是……”
說到這裡,這位神經外科醫生的聲音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