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的左心室對於壓力負荷的耐受性很強。
反之,人的左心室對於容量負荷的耐受性就比較差。
正因為如此,在主動脈瓣出現返流之後,這種情況下,左心室在收縮期射血的時候,就需要把這些過多的血液射到主動脈中。
也就是說,左心室接收的血液量增加,提升了左心室的容量負荷。
不過人體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在早期,人體可以透過左心室透過增加心肌的收縮力來進行適應。
而眾所周知,肌肉細胞是很難再生的。
很多人喜歡健身,為的就是讓自己身體的肌肉塊看起來更加的有型,有力。
在肌肉細胞不能數量變多的前提之下,讓肌肉發達的方式就變成了讓肌肉細胞變大。
歸結到具體方式上,就是透過鍛鍊和調整營養攝入,將自己的肌肉細胞養大。
而心臟的心肌,本身就是一塊非常有力的肌肉。
所以,心臟的這種適應過程,就是讓心肌的細胞變得更加肥大。
然後這樣就會逐漸出現左心室的心肌肥厚。
心肌細胞變大,出現心肌肥厚,雖然是一種病態的表現,但是卻可以增加心臟射血的力量,這是身體本身對於主動脈瓣返流的一種適應。
但是人體的適應能力雖然強大,但是終究也是有限的。
在主動脈瓣的返流逐漸嚴重,左心室的容量負荷越來越大,直到左心室的肌肉逐漸沒有辦法適應之後。
左心室的肌肉細胞就會進一步變大。
不過,這一次的變大,已經不是之前那樣,讓心肌細胞變得更強壯、更有力量。
這個時候的心肌細胞,更像是一塊被過度抻開的皮筋。
開始被拉長,並且失去了彈性和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情況落實到心臟的具體表現,就是出現左心室的擴張。
左心室的擴張會讓左心室變大,也就是左心室的容積變大。
雖然看上去和好像是對於主動脈瓣返流的另一種適應。
但是這種適應進入的卻是一種徹底的惡性迴圈。
因為左心室擴張,左心室肌肉的力量會更進一步的減弱。
這也會導致左心室的收縮功能下降,射血分數下降。
等到左心室擴張到一定程度,不能維持必需的心排血量時,就會出現左心室充血性心衰。
這種心力衰竭的發作是很可怕的。
因為有時候,這種左心室的衰竭即使是第一次發生,也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這會使患者喪失進一步救治的機會。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直接造成猝死情況的發生。
而且主動脈瓣返流帶來的問題可不僅僅只有左心室擴張。
大量的主動脈瓣返流同時會造成心臟舒張壓下降。
這就會讓心臟在舒張期對冠狀動脈的灌注減少。
說白了患者的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會減少。
再簡而言之,就是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