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地植入,並不代表這個左心室輔助裝置能夠順利地進行工作。
左心室輔助裝置在植入到了患者的身體裡之後,要進行實驗性啟動,在啟動之後還要根據患者的心臟基礎功能、血壓、體重等諸多因素來一點點地調整患者這個左心室輔助裝置的引數。
以此來確保它可以真正地起到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作用。
而這種左心室輔助裝置在第一次啟動時候的調控。
就相當於為一架已經走音的鋼琴重新校準聲音一樣,充滿了難度。
如果這個引數沒有設定好,那麼這個手術就已經不能算作是成功。
這位中年專家還想再說著什麼,螢幕上的鄭毅他們已經開始著手建立起了體外迴圈。
等到鄭毅開始徹底利用這個左心室輔助裝置來代替體外迴圈機器的功能時,這位中年專家的臉色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詫異。
“怎麼了。”底下有人小聲地議論道:“我看這位鄭毅大夫的手法還是挺嫻熟的,看來他可能真的會這個手術?”
這個人的話音剛落,臺下立馬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這話說的,也不怕風大閃到了舌頭。”
“把這個機器縫在患者的身體裡,這是一件有手就能做的事情好不好?”
“全國每年這些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的患者中,雖然也有不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挺過來。”
“但是我還從來沒聽說過哪一個是因為在這個裝置植入的過程中,還沒等除錯就已經先有了其他的茬子。”
這位評委的一番言辭,讓其他人的臉上閃過了一抹了然。
的確,有多少專家大牛,在做這個手術的時候都是提心吊膽的。
這個手術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在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之後,對於這個裝置引數的調控。
這才是最重要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些專家們,但凡在這個手術上出了茬子,也都是因為最後左心室輔助裝調整的時候,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莫過於此。
現在手術到了這個份上,很多專家們已經沒有了去看其他事情的心情。
現在他們就在鄭毅的身邊,將鄭毅圍到了中間之後,所有人一邊七嘴八舌地聊著天,一邊小心翼翼地看著。
在眾人萬眾矚目的眼神當中,畫面當中的這些專家們將一條條意見寫在了紙上。
但是在一切還沒有塵埃落定的時候,一直坐在座位上如坐針氈的中年專家,這時候已經壓抑不住自己內心了。
他發現,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鄭毅大夫,手上動作飛快,一看就是曾經自己在家裡下過苦功練習的結果。
也正因為如此,這位中年專家對於鄭毅的動作才多出了幾分好奇。
不過,就算鄭毅手上的動作再快,在熟練,也只能證明他對於人體解剖學的掌握很到位。
以及對於心血管縫合的技術掌握得很熟練罷了。
要說他掌握這個左心室輔助裝置的安裝和調控,那可真的是天方夜譚了。
就在這位中年專家玩味的眼神當中,鄭毅的手已經快翻出了花,一針又一針地將整個左心室輔助裝置都給縫裝完成。
然後就看到螢幕裡的鄭毅啟動了電源。
“這簡直是瞎胡鬧。”鄭毅的這個舉動讓中年專家的面色一沉。
此刻的他也顧不上什麼場合不場合的問題了,和其他評委們告罪了一聲之後,這位中年專家立刻大踏步地走出了會議室。
在剛邁出會議室的時候,這位中年專家的腳步就開始徒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