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很麻煩的事情。
處理完畢之後,骨科住院總帶著高洪林來到了傷者肩膀的位置。
他們要開始處理男人肩膀上的那根鋼筋了。
這時候,他們瞄了一眼鄭毅和段海清這邊。
鄭毅和段海清已經小心翼翼地探查著肺裡面的情況。
只是兩人的進度,好像並不是很順利。
“來一個胸腔鏡?”何傑在一旁出了個主意。
這種情況,在往下分離,可是越往深處風險越大。
胸腔鏡,畢竟能夠伸到這縫隙裡,起到一個眼睛的作用。
這一次,何傑的提議得到了鄭毅和段海清的高度贊同。
在鄭毅這邊又開始忙碌的同時,骨科住院總檢視了一下男人的肩膀,對著高洪林點了點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了上一次的配合,這一回高紅麗你和骨科住院總的配合明顯順利了不少,很快,這根鋼筋也在二人的努力下取出。
洗乾淨了滲出來的血,再次仔細地清理了組織之後,
骨科住院總對著巡迴護士再次說道:
“給我準備一個外固定架。”
對於骨折的患者,首要的治療是固定,並且避免骨折斷端對周圍的血管神經造成二次損傷。
最早,在沒有鋼板和外固定架的時候,大家只能用石膏或者夾板來固定。
後來有了外固定架和鋼板之後,尤其是鋼板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因為可以早期活動,並且不外露,可以在體內留存,繼發感染風險小,如果需要取出還可以二次手術取出等優點,越來越多的骨折採用了鋼板內固定。
內固定,指的就是固定是在患者的體內,面板裡,而不是在面板外。
但是,有一種情況時不能用內固定的。
那就是患者有嚴重的感染,或者存在著高危感染可能。
因為鋼板畢竟只是一塊金屬,它並不是人體內的組織,人體的免疫細胞也無法達到鋼板裡。
如果患者在骨折周圍,已經有了嚴重的感染,那麼那些細菌就會依附在鋼板上存活,哪怕是抗生素都很難起到作用。
在這種時候,需要使用的就是外固定架了。
外固定架有很多優點。對於這位患者,就是要利用的就是外固定架可以調節骨折復位、創傷小、骨折區感染風險降低的優點。
如果外固定架使用後感染控制很好,可以找個時間把外固定架換成內固定鋼板,方便患者護理和活動。
如果仍舊擔心感染風險,那麼外固定架可以一直使用。
瞄準好了位置,骨科住院總對著周蕾說道:“先給我鋼針,和強力電鑽。”
邊說著,骨科住院總瞄準了患者骨折的位置,用刀片小心地切開了一個小口,一點一點地探到了骨折兩端骨質完好的部分。
與此同時,周蕾飛快地把鋼針安裝在了電鑽上,輕輕按動按鈕試轉了一下,電鑽電力充沛,功能良好。
接過了鋼針和電鑽,骨科住院總瞄準了位置,按動了按鈕。
高速旋轉額電鑽抵到了骨頭上,摩擦出了一片骨屑和血沫。
電鑽上的鋼針也在這摩擦中,沿著骨頭一絲絲探進。
直到透骨而出。
喜歡開掛吧,醫生!請大家收藏:()開掛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