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最後一根鋼筋,需要在場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取出來。
飛快地決定了手術計劃後,患者已經被送到了手術室裡。
居然是楊雯和林主任一起送患者過來的。
“自體血回收機開啟。”鄭毅看向了臺上的周蕾。
“好。”周蕾點頭。
隨後鄭毅把目光轉向了楊雯:
“楊雯,你來得正好。”鄭毅看著楊雯:“跟輸血科聯絡一下,要血。”
“很多的血。”
“明白。”楊雯點頭,就往輸血科跑去。
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濾白冷沉澱凝血因子、單採少白細胞血小板。
每一樣都不能少。
楊雯去取血的時候,麻醉師開始火速地麻醉,氣管插管,呼吸機連線。
消毒,鋪單,一切過程一如既往。
一切準備完畢,骨外科住院總已經穿好了手術衣,站在患者右側大腿旁邊。
他的對面,站著高洪林。
普外科住院總也站在了患者的腹部鋼筋旁邊。
他的對面,站著一臉苦唧唧的閆宇。
剩下的鄭毅、何傑和段海清三人站在了男人的右側,目光凝重地看著患者胸口上的那根鋼筋。
“抗生素給藥,加大劑量。”鄭毅對手術室的巡迴護士說道。
抗生素沿著患者的靜脈進入,幾人對視了一眼,手上同時開始了動作。
三個位置同時開始。
大家的策略很明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將相對容易的鋼筋給取出來,然後再一起合力解決最麻煩的那幾根。
骨科住院總手中的手術刀沿著鋼筋刺入的地方,將刀片刺入,將這個傷口適當的擴大。
分離皮下組織,骨科住院總一手拿著電刀,另一隻手拿著止血鉗,動作熟稔無比。
曾經有老師在醫科院校上課的時候,用很誇張的語氣,說過一句話:
“外科就是解剖。”
作為一名外科大夫,只要對解剖學掌握得足夠熟練,那麼你的手術技術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哪裡該碰,哪裡不該碰,是一名外科大夫必須知道的問題。
骨科住院總手裡的動作開始放慢了速度。
因為到了股四頭肌的位置了。
小心翼翼地將患者的肌肉中游離出了一條通路,看著逐漸疏通的道路,骨科住院總眉宇間的緊張總算是退下去了三分。
很幸運,這根鋼筋沒有傷到股動脈,也沒有傷到股神經。
那就容易多了。
確定道路疏通完畢之後,骨科住院總讓高洪林換了一副手套:“準備拔鋼筋了。”
高洪林肅然點頭。
骨科住院總又不放心地叮囑道:
“你拔鋼筋的時候,一定要慢慢拔,動作一定不能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