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毅這才反應過來。
這臺手術前,周蕾已經去手術室準備接下來的開胸探查工作了。
現在臺上的護士,並不是和自己配合比較默契的周蕾,只是介入導管室的普通護士而已。
鄭毅搖了搖頭,自己伸手到器械臺上,將超硬導絲拿過來放在了手裡。
鄭毅拿著導絲,沿著左側股動脈的鞘管順入。
導絲在鄭毅手裡好像長了眼睛一般,被一寸一寸地送入了患者的血管中。
至於這種介入手術中最常提到的超選。
鄭毅現在完全不需要。
所謂的超選指的是“超選擇”。
顧名思義,選擇,在詞典裡的意思是“挑選”、“選取”。
“超選擇”就是選擇進行更進一步的選擇。
也就是更精細化的選擇,更準確地選擇。
落實在介入手術中,就是指將導絲從上一級粗大的血管,探入特定下一級血管中。
這種情況就好比爬樹。
人從樹幹開始爬,越爬越高之後,爬到特定的樹枝上。
可是這位患者的病變可是在主動脈上。
主動脈就是人體發出的第一根最粗最大的血管。
換句話說,它就是樹幹。
所以它不存在上一級血管。
導絲也不需要深入下一級血管中。
鄭毅要做的,只是最快速度將導絲輸送到位就可以。
手上的動作很快,鄭毅的動作卻很穩。
無數次的手術模擬告訴了鄭毅“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
現在患者的病情固然是迫在眉睫。
但是在“快”這個要求的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要求。
那就是“穩”。
因為如果只為了追求導絲深入的速度,而不顧及其他。
則導絲很有可能會拐彎跑到腎動脈或者其他分支動脈上。
也就是進行了錯誤的“超選”。
這可是會耽誤很多時間的。
並且,如果為單純為了追求速度,動作難免會過於粗暴。
超硬導絲很有可能會在患者本來就脆弱的主動脈上,再給捅出來一個窟窿。
那時候患者可就真的嗚呼哀哉了。
鄭毅一邊深入著導絲,一邊輕輕踩著射線。
螢幕中的導絲在鄭毅的眼裡,逐漸從股動脈上升到了降主動脈,又從降主動脈到達了主動脈弓,最後又順利地跨過了主動脈弓到達了升主動脈。
“位置剛剛好。”鄭毅輕喃,一直憋著的一口氣也終於輕輕呼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短短的幾十秒時間,在鄭毅剛才的感覺中,簡直比幾個小時還要漫長。
又抬頭看了一眼監護儀,患者的血壓在麻醉師的全力維持下,還堅挺在5025hg。
這一次,鄭毅沒有呼喚器械護士,而是直接伸手拿過了輸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