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郎中的話……
大明自土木堡之變之後,徹底改變了國初勳貴掌權的態勢。勳貴尚且不被重視了,又更何況本就被打壓的普通武官?到了隆慶朝,陛下信任文臣,文臣官威日盛,那就更沒有武官什麼地位了。
但是說武官的地位低下,別說同等級,就是低階文官看不起高階武官的事情,也是頻有發生。究其根本原因,其實是三點。
其一,是在永樂朝太子之爭的時候開始,朝廷權力的幾次爭鋒之中,武官都不巧的站錯了隊,被打入了另冊。其二,是武官世襲制度讓能夠獨當一面的武官變成了稀缺物種,文官都是久經考驗、層層選拔,好不容易爬上來的,沒能耐,瞧不起你多正常?其三,就是大明逐漸開發的各種各樣文臣統軍的辦法,讓武官在法理上就是人家的下屬。
但如果說吏部郎中……兵部郎中、戶部郎中還差不多,多少能卡住武官的脖子!可吏部郎中……你管得著武官嗎?
不過,在對方說出‘吏部郎中’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還是投向了陸準,畢竟那是人家的親哥哥,管不管的著,還是要看陸三爺的心情如何。
可現在,陸三爺很顯然心情不好,他嗤笑一聲,給陸泓的話加了個註解,“是前吏部郎中,已經致仕了。我大明還有這樣的道理?就算武官再怎麼被你們文臣看不起,也輪不到你一個致仕官員來指手畫腳吧?”
“你……”陸泓是想不到什麼反駁的話了,因為陸準說的是實情。
如果說不合規矩,他才是最不合規矩的。如果人家不願意,那他根本就沒有資格去管人家啊!直到這一刻,陸泓才真正意識到了此時自己的身份。
人家拿你當哥哥的時候,那是讓著你。
人家要是不拿你當哥哥,你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啊!
陸泓傻傻的,愣在當場。
周邊一邊看熱鬧一邊在地上休息計程車兵們則是毫不留情,一陣鬨堂大笑。
聽到這滿滿嘲諷意思的笑聲,陸泓不禁臉上發燒,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注意到陸泓的尷尬,陸準皺著眉頭喝道:“行了!都沒你們的事情了是吧?一群窩囊廢,還好意思笑話別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都給老子滾!”說著,他又指了指剛剛被摘了帽子的小旗官吼道,“一個月,老子再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下一次老子再來的時候,如果你的小旗還是這幅狗慫樣子,你這輩子都別想再當小旗官!”
小旗官愣了一下,隨即趕忙翻身跪下給陸準磕頭。一邊磕頭,一邊保證道:“是,大人。卑職不敢了,卑職不敢了。卑職一定謹記大人教訓,不敢再犯,不敢再犯了。”
“滾吧。”陸準不耐煩地擺手,示意礙眼的眾人退下。
待人都快走光了,陸準才瞥了一眼陸泓,但依舊是冷下臉沒有搭理他。
不得不說,陸泓確實是太不給他面子了,從陸泓回到孝陵衛,陸準多次登門,多次遭到冷遇,甚至前幾天還被拒之門外,成了整個孝陵衛的笑柄。
即便是親兄弟,有的時候也得明算賬。別說陸準也是有脾氣的,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性,你管天管地,在家裡自己人的時候怎麼都成,你不能在外人面前,在我的部下們面前讓我下不來臺吧?
這樣公開的叫板,如果陸準真的認栽了,那無疑是個災難。這就是在給孝陵衛所有人一個錯覺,陸準得聽陸泓的,陸準不再是獨一無二的孝陵衛掌控者了。以後有什麼事情,在陸準這裡通不過,是不是可以走走陸泓的路子?
一個組織,最忌諱有兩個首腦,更何況孝陵衛雖然是看墳的,但說起來,總歸也還是軍隊,命令的絕對唯一性和權威性是太重要了。
“你們跟我來。”陸準叫了黎鴻禧、鄧博遠一聲,隨後就借用了劉善緣的簽押房。
待進了屋中,三人坐定之後,陸準才說道:“以前有些事情搞得不對啊,不過,也不能全怪你們。前千戶所畢竟沒有翟化這樣的例子在,想要找個可以參照目標都找不到,操練上弄得是一團亂。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什麼樣才算是做對了,你們是真的一點兒都不知道啊!”
說到這兒,黎鴻禧、鄧博遠兩人紛紛心虛的低頭。
他們一個是掌印的,一個是管軍的,對於操練不好這種事情可以說是責無旁貸。陸準此時的說法,更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兒裡。他們確實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而且,私底下的一點兒小生意他們還不想完全放下,所以不能做到完全的投入,這一點陸準沒說,但他們也不敢僥幸的認為陸準就真的不知道。
“你們不用擺出這幅內疚的樣子來,糊弄老子罷了,有什麼意思?”陸準一口就點破了兩人的偽裝,頓時讓兩人都露出了訕訕的表情。陸準哼了一聲道,“好了,我剛剛不是已經說過了嗎?也不能全怪你們,我也是有責任的。你們不用反對,我知道,你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其實,這事情早該做了,也是我一直忽略了才拖到現在。從明天開始,我會給你們前千戶所……哦,不僅是前千戶所,孝陵衛四個千戶所都要有,每一個千戶所我會派一個總教習,每一個百戶所都會有一個教習,他們會告訴你們什麼樣的兵算是好兵,不是好兵的又該如何訓練。”
“大人,不知您說的總教習、教習從何處而來?”鄧博遠不禁有些擔心的問道。
黎鴻禧現在是差點兒被架空了,他是不怕陸準空降什麼人來奪權的,反正也奪不著他的,他壓根兒也沒什麼權。反倒是鄧博遠對此很緊張,他害怕陸準派來的人是來摻沙子的。
但害怕又有什麼辦法?即便你把話問出來,陸準也敢直截了當的告訴你,我就是摻沙子,不服你說話啊!
“人選你們就不用擔心了。”陸準毫不在意的擺手道,“我派來的,都是精兵。都是被選入了孝陵內,供神宮監驅使的精兵。他們的能耐,在整個孝陵衛是拔尖兒的,你們就沒什麼好不服的了吧?如若不服也好辦,比試比試唄!”
得,連比試比試都說出來了。
孝陵精兵半數以上都是陸準的人,黎鴻禧、鄧博遠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到,陸準借調來的,肯定是他左千戶所的老部下。
摻沙子怎麼了?你敢反對?
事實證明,黎鴻禧沒這個心思,鄧博遠也沒這個膽子。對於陸準如此大義凜然的摻沙子的行為,他們只能一口一個好,全盤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