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登官第一步
寶佑元年,十二月十九,朝廷下旨。
光化州於春日發役夫五千入山尋伐佳木,另免州中三年賦稅以作補償。
王鶚接旨後,召來楊彥全議事。
楊彥全彼時在北巷督工,一聽府君召見,立馬赴衙,衣物都沒來的及換。
“保賢怎弄的這般模樣?”王鶚開口責怪髒兮兮的楊彥全不守禮數。
“府君莫怪,北巷事雜,小人已三日未曾回家,小人想在年終停工前多趕一些程序。”楊彥全深感時不我待,來年還不知道是個什麼狀況呢。
“原來如此,保賢也不要太過勞累了。朝廷今日來了旨意,讓光化明歲開春發五千役夫入山伐木,以資北建土木。”王鶚表情不喜不悲的說道。
發役伐木,減免賦稅是好事,但按時交不上足夠數量的甲等木也是重罪。
楊彥全心頭一喜:這事算是成了,可以讓陳老爺子不必再向臨安運木了。
“雖是朝廷旨意,州府也可自主行事。”
“何解?”
“其一,對於徵調役夫的家庭,州府也可順勢免除他們的田丁之稅,這樣役夫們幹活既有錢拿,又無後顧之憂。
其二,貨場的木材可以暫停供給商人,先由公吏挑出甲等木備用,以防來年向朝廷供貨不足的情況。”楊彥全等的就是這一天,州府後路早就想好了。
“那新市建設呢?”王鶚還盯著這份功績呢,心中想著在兩三年內再造一個不讓墟市的大市場。
“北巷改拆基本完成,可以停了。”
楊彥全圖窮匕見,現在終於說了實話,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在短時間內再建一個什麼大集市,人力、資源有限的光化州很難再撐起大場面,只要平穩過渡到普通州府對官吏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楊彥全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讓朝廷看中光化的木材,其餘的事都是順手為之。
“停了?”王鶚拍案質問:“那這幾個月州府的開銷不是白花了嗎?”
“怎麼會白花?光化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遊民居有定所感念州府之恩,商賈規範行市,井井有條。這也是府君的功勞啊!”楊彥全擺實事講道理,城市改拆的功績雖然沒有再造墟市那麼亮眼,但實打實的造福了百姓啊。
“這……就不能雙管齊下嗎?”王鶚不甘心的問道。
“朝廷差事是重中之重,要是辦好了這件事,府君還怕不能得道昇天嗎?且役夫一發,人力困頓,木材兩相吃緊,反而哪件事情都辦不好。
唉!小人也沒想過會是今日這個局面,小人焚膏繼晷,日夜不休也只能忍痛割臂啊!兩權相利取其重,望府君三思。”楊彥全搖頭苦嘆,演的好像真是枉費了他一番心血。
王鶚不言,思考利弊。
楊彥全繼續說道:“其實北巷建新市也無需州府再直接插手了。商賈自行運轉便可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