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看,速速放手!只要是被人瞧見,你我皆說講不清。”夏石緊張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說話都有些哆嗦。
“這可由不得你。”
楊彥全左右環視了一圈,將夏石拉入暗巷之中。
“大膽!楊彥全你真不怕本官治你的罪嗎?”
“慈掌休要說這些沒用的,看圖要緊……嘶,嘖嘖,果然是紫竹圖,慈掌懂楊某啊。”
“哪個懂你這無恥之徒……你竟敢頂撞於我!……楊孔目,莫……莫要在此處,算我求……”
“確也是看不清,那就換個地方。”
情急之下,楊彥全一眼相中了那明月朗照,波光粼粼的橋下處。
扶柳迎風好細腰,月下對影紫竹搖。
方塘活水清如許,搗衣石臺漬未消。
翌日,孔目院。
楊彥全第一天上任,先去拜會了三位官長,而後在孔目院接受眾人行禮。
“拜見總案目。”
總案目是六案孔目的別稱,只適用於公吏之間。楊彥全履新,眾吏員為表尊重,幾乎全員到場。
尤、常兩位孔目,張遠、蘇榮、常舉文在內的八大押司,馮昌邑一列的都頭、班頭等等,加起來有近二十人,這些人就是光化州府的頂格吏員。
“諸位同僚不必多禮。”
楊彥全自是不會怯場,獨坐上方臺,邀眾吏同坐,繼道:“今月州府要務是何?”
尤宏平靜起身道:“秋稅總課。”
尤宏主司稅賦公文,在楊彥全到任之前權柄最重,由他出面眾人也無不妥。
“正稅可否納齊?”
大宋賦稅延用唐制兩稅法,分為田、郭、丁、雜五類。田、丁為正稅。
其中田稅分為公田與民田:公田因屯田制的興起,是荊襄、川蜀、兩淮、兩浙大府特定的主稅類,光化州無屯田,只有些許衙府自產自銷的公田,故而此稅不適用。
“收夏秋米麥八萬四千餘石,絹一萬一千餘匹。其餘可在八月底繳齊。”
正稅在平常年都是這些定數,差錯不出千石,又有米麥補錢價,很少會出紕漏。
“雜稅呢?”
雜稅包含的種類很多,主交錢、綢、絹、綿四項,其餘另四十餘項附加稅和雜稅。包含工商、榷貨、走販、海江運等等經濟項,儼然已成了稅賦的大頭。以光化州為例,秋稅六成以上出於雜變之賦。
“雜稅尚在追繳,已有五萬餘銀入庫。”
尤宏說的很無奈,這五萬多兩銀子中有近四萬銀還是楊彥全徵收的。
現如今墟市商戶多凋閉,大商會的錢更不好要,常舉文都急的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楊彥全點頭不言,面對昔日仇敵和背叛者坦然壓住火氣,他深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說錯了反而淪為笑柄。
“將今歲賦稅卷宗整理一份給本孔目,另外徵稅時也要採取方法技巧,不可鬧出傷人事件,若有此類,本孔目絕不輕饒。”
“是。”
一番應答後,公吏各返其崗。
楊彥全看著如山嶽般公文,舒展筋骨後一一攻讀。
(本章完)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