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剩下醉酒後與旁人吹噓自己曾是明公帳下第一謀臣。
“未請教?”
“墟市司從事,文小小。”
“楊某拜見文押司。”
楊彥全起身行禮,這也是楊彥全第一次見文小小,坊間對文小小的傳言很多,世代循吏、背景雄厚,光化州唯一躲過改制的押司,從文小小如此年邁還身居要職來說傳言的可信度很高,不可輕慢。
“不必多禮,楊錄事請坐,老朽早就打算來拜會楊錄事,奈何雜事繁多,望楊錄事莫怪。”文小小與楊彥全相對而坐,擺出一副平等姿態。
“豈敢豈敢,文從事此來有何事吩咐?”楊彥全心道:這吏員出身的文從事就是不一樣,態度和藹,有長者之風。
文小小此來本是要收服楊彥全為己所用,但現在他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楊錄事可曾聽聞墟市司縮編一事?”
“主事提及,未有細聞。”
楊彥全這段時間來聽到了不少風聲,商賈議市成了墟市的主流,商人接管了墟市經營權,背後有金玉黃的身影。
“縮改一事鬧得人心惶惶,有人提議墟市司直接改制,將司中吏員外派他縣,再從他縣抽調人手來管理墟市,你以為此法可行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是有人,其實就是文小小的計策,淳佑元年時文小小就向上級獻過此計。
“此策確實有好處,可以分割本地吏員與商賈豪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他地來的吏員想要坐穩位子也會更可能的做出政績,間接打壓商賈豪強,有利於清濂吏治,但似乎有些捨本逐末了。”楊彥全搓手做沉思狀。
“細講之。”
文小小剛開始聽的挺高興,到最後眉頭驟緊,捨本逐末這四個字文小小可太熟悉了,當年時任襄陽知府的江萬里給文小小的就是這四字評語。
“為官者,歷任一屆,造福一方,是朝廷政策的頒佈者,掌管大政方針,提調民生總綱,處理大案要情,實為雲端之人。而吏者,佐上官之政,理下民之事。要實實在在地處理各類具體事物,把政策熟練的佈施到個體百姓中,這就意味著吏員要長時間紮根百姓之間,對本地事務要善加了解,通透大事小情。
有道是三年一知縣,十年一押司,吏員就是和百姓打交道的人,要熟悉小民,也要讓小民敬畏吏員,這樣才能更好地運轉縣內政務。
為了一時吏治清濂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放棄政務為代價啊。”
“他縣循吏怎麼不知政?除去陣痛,方還清明。”
“真當可以清明嗎?荒廢幾年政事後他縣吏員紮根本地,難道不會魚肉百姓,欺上瞞下嗎?吏非官員,往往更容易溼了腳,不是嗎?”
“果然還是不如大考之法,受教了。”
“文從事過譽。”
二人之後又攀談了半日,直至午後文小小走出卷宗院。
此刻冬日斜陽,風扶紅雲。
文小小不由的望著天邊景色,嘴角盡是苦笑。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啊。
(本章完)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