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六月,劉整與楊妙真兵分兩路,從臺南向北推進,蕩平臺東、臺西山民勢力。
兩地山民與臺南山民無異,多為小部族混居,戰力難與宋軍相比,宋軍所到之處,誅殺反抗者,將順從者全部押回臺南大寨,短短兩月間便有兩萬餘台州山民被強制遷移,至於倒在宋軍刀刃下的亡魂更是不計其數。
時七月末,初秋連番雨,不少宋軍甲士染上了瘧疾、蟲疫,全績只得暫時下令讓宋甲撤回臺南休整,同時向福建兩廣地區徵調醫師藥品。
一直拖沓到九月末,宋軍內部的疫情才算平復,但也有數以千計的西涼精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可讓全績心疼到骨子裡。
十月初,大軍再集結,從台州中部山脈一路向北,蕩平剩餘的山民勢力,戰事持續了整個冬季。
紹定三年,春二月,楊、劉二軍匯於臺北,自此台州山民勢力被大軍全部清除,斬敵四萬兩千餘眾,俘虜七萬八千餘眾。
此日,見臺南山寨外小湖。
湖邊停了扁舟二三,岸邊有二女坐於木亭之中,皆著雪白襟祆,姿色各有千秋,左側者腹部微隆,談笑之間頗具貴婦之氣。
“珂姐兒,這冬景漸去,春光已至,半載光陰過得好快呀。”
汪沁這半年與全績過著閒散逍遙的日子,盡享夫妻之樂,此時又是身懷有孕,觸景生情感嘆時光匆匆。
“師母不想離開臺州?”賈珂懷中抱著全執,雙目眺望小湖中央。
“唉!台州雖好,卻不是久留之地,官家書信、官文一份接著一份,夫君這答子也不敢再往上遞了。”汪沁是大家出身,事情的輕重緩急她還是能分清楚的。
“官家對先生的恩寵,滿朝無出其右者,近日又立新功,官家自是渴望先生北歸。”
賈珂這半年來跟著賈似道也聽了不少全績的言論,對這個人越發的琢磨不透,三尺書卷講臺上他是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端人,但帷帳木案前他又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兇首,僅這半年間軍中木案上奏報軍情,樁樁件件全是血債,一言之下生靈塗炭,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樣一個矛盾的人晚上不會做噩夢嗎?
飛鳥掠過冰湖,竹杆絲線又有魚兒咬鉤了。
“先生,上鉤了!”
賈似道神色頗為激動,不顧蓑衣浸水,伸手去撈那魚兒。
而全績坐在舟間,神色毫無變化,似是在釣魚,但不是釣著湖中之魚。
魚入竹簍,全績收杆:“師憲,回吧,算一算時日,劉、楊二將也該歸營了。”
“是,先生。”賈似道神色一喜,比起這湖中垂釣,他更喜歡朝堂之事:“先生,咱們是不是要回福建了。”
“嗯,快了,台州的事要告一段落了,陳韡近日來信,他麾下的義勇軍已截斷了晏彪的糧道,覆滅反賊只在朝夕之間。”
“恭喜先生!”
“何喜之有?為師巴不得陳韡上個答子,自攬功勞呢。”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