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將軍如此行徑有失貴國風度,本將定會將此事上報朝廷,爾等好自為之。”
汪世顯不願在隴西城耗費時日,臨洮、蘭州、河州他志在必得,此時與宋軍開戰,消耗了兵力只怕佔了地盤也守不住,不如先行一步,佔了諸州,料想這些傢伙也不會硬搶,畢竟金宋都要護著這一層薄薄的臉面。
繼,汪世顯退兵,分佔其他州府城池,鞏、洮二州再落入宋軍手中。
同月,汪世顯將此事上報朝廷,完顏守緒即便派去宋質問趙官家,趙官家的回答與孟珙如出一轍,完顏守緒雖然氣憤,但完顏守緒一方面不想就此惡化宋金關係,另一方面國內諸多事務纏身,故而對隴右之事也談了詢問,久而久之,完顏守緒也預設了借二州的事實。
話歸天水軍。
天已深秋,庭前盡黃葉,長廊亭下對坐二人,煮茶閒談。
“全帥,說的在理,金帝自顧不暇,哪有兵馬來管隴右。”曹友聞這幾日常與全帥對坐,與之交談獲益匪淺。
“允叔,待李埴上任川蜀制置使,績也要回臨安了。”
關於川蜀制置使之位,趙官家的意願是由利州戎帥趙彥吶接任,但全績透過對其人的瞭解,也與崔與之給出了相同的答案,認為趙彥吶是個氣大才虛之人,不宜統帥川蜀三軍,且全績同時向朝廷大力推薦了高稼,但被史彌遠阻攔,兩相比較之下,趙官家派了一個折中人物,那便是李燾七子李埴,李燾善內政世人皆知,而其子李埴深得家學,在任期間也有上乘政績,且李埴不設黨派之爭,又是川蜀本地人,可凝聚軍民之心,坐穩養馬事業。
“這麼快嗎?全帥為何不留在川蜀,蒙古人雖退,但他們的戰略動向仍在隴右地,以後川蜀少不了戰事,全帥英明神武,正當制置使之職啊。”曹友聞力勸道。
“允叔未免太高看全某了,績只是一個八品的湖州通判,代理川蜀事務也是權宜之計,做到此步已是越權,再敢大張旗鼓的話,只怕有人會惦記了。”全績連連擺手笑道。
曹友聞繼而默言,的確大宋官場的風氣一日不改,是出不了年少絕頂的人物。
“好了,除此之外,績還有一事要與允叔商議。”
“全帥請講。”
“績聽說當年吳帥構築五州三關防禦時還有一個外三關,不知是哪三關?”全績飲了一口茶水平淡問道。
“外三關,為鳳州的黃牛堡、大散關以及天水軍與秦州邊界的皂郊堡,此三關是當年應對金兵南下的第一道屏障,只可惜後來在於金朝的戰事中相繼損毀,加之朝廷無意經營,也就任由其殘破了。全帥之意是?”
“重修外三關,此事交給允叔如何?兩年之內築起這道防線!”全績也明白蒙古人經歷一番內鬥後必定會再次南侵,全績想讓川蜀的防禦體系做到最佳狀態。
“這隻怕有些難度,一方面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另一方面修好了關口也需要招兵買馬駐守才行,不過友聞願意一試。”曹友聞慎重其事地應下此諾。
“嗯,那一切就拜託允叔了,允叔放心,本將在離開川蜀之前,定知會李埴、高稼協助允叔落成此事,當然等績回了朝廷,也會向官家諫言,讓朝廷也出一部分資費。”
全績能做的只有這些,他只能盡全力把這些做好。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