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全績領十萬大軍出光化軍,經鄧州,過武關,入京兆府。
時京兆的金朝不敢放全績入城,全績便在城郊紮營,京兆知府即送酒肉予宋庭將領。
會三日,金朝兵馬終至京兆,也駐在城郊,信使通達後,雙方將領在州府相見商談。
時見大堂,全績與金帥同坐高臺。
“恕老夫眼拙,竟然沒有看出全帥身份,全帥少年英傑,是宋人的福氣。”
完顏合達,字景山,少長於軍中,驍勇善戰,為人重義輕財。貞佑初年,充當護衛護送岐國公主遠嫁鐵木真,後轉臨潢府推官,權元帥右監軍,固守平州。
蒙古軍圍平州,完顏瞻因孤立無援向蒙古投降。貞佑四年,又率部內遷歸金,授鎮南軍節度使,駐益都。
興定間,轉知延安府,連敗宋軍於梅林關、馬嶺堡、麻城,又擊敗西夏人於安塞堡、隆州。
元光初,授參知政事,行省於京兆,世襲謀克。平定鄜州張子政叛亂,全鳳翔,克復河中。
縱觀老將完顏合達的一生是當之無愧的金國門梁,名宿大將。
“老將軍謬讚,本將初出茅廬,還有許多地方不足,日後要多多向老將軍請教,但今蒙古大軍逼近,我等還是以援國之事為要。”全績這次是來摸底的,不僅要知蒙古精銳的戰力,金朝、西夏的也不例外。
“好,良佐,你且為全帥說說如今局勢。”完顏合達看了一眼從旁靜立的孟珙,在他眼中此人才宋人的帥才,但宋家皇帝不會用人,偏派了一個小娃兒來指揮,只怕此次難矣。
繼,金朝將領中走岀一將,此人長相清秀,劍眉星目,步伐如流星,氣度不凡。
“諸位將軍請看。”
完顏陳和尚,本名彝,字良佐,貞佑初,為蒙古軍所俘,年餘後逃歸金朝,任宣差提控。
嘉定十七年,隨軍屯駐方城,因處理軍中相毆事被控入獄,後獲釋,任忠孝軍提控。
忠孝軍勇悍善戰,但難控制,他嚴於治軍,信賞明罰,使令行禁止,是金朝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
陳和尚立於地圖前,為眾人祥解戰況。
“年初,鐵木真攻黑水城,後來又擊敗位於賀蘭山的西夏大將阿沙敢不,最後到達渾垂山,屯軍修整。
此外蒙古還有一條西路大將,由速不臺率領釦玉門關,先後拿下甘州、沙州和肅州等要邑,按時推算,他應該已經和鐵木真合兵。”
陳和尚將二指敲在河西走廊,按金人的推算,河西走廊已經完全淪陷。
“那依你之見,鐵木真、阿答赤合兵之後,會攻何處?”
其實全績真的挺佩服完顏守緒的,國勢頹危,民心不附,他能大膽啟用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這類叛歸將領,說明這位金帝心胸寬廣,有龍騰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