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諸事落定,這忠義軍該如何安排?”史彌遠拱手問道。
“史相之見呢?”趙昀一手撐在龍椅上,雙目直視史彌遠。
“忠義軍人手這麼多,若是安排在一地,也不好管轄,不如分予趙葵、孟珙、曾式中。”史彌遠提了一策。
趙昀心中不屑一笑,但臉上做遲疑:“朕新登極,對諸家兵事尚不透徹,但史、曾、趙三人皆諫言不可分割忠義軍,以免削弱其強勁戰力,化作平庸。”
史彌遠一聽,眉頭微微一皺,但很快便改了口:“既然諸將都這麼說,那就保留忠義軍制,不過其統帥人物官家可有安排?”
“楊妙真率部歸降,也是忠義軍最高階的武員,且在軍中威望甚隆,不如由她繼續統領如何?”趙昀踢了一個不可能的人選,探一探史彌遠的口風。
“官家,這萬般不可啊!一來楊妙真是降將,迫於形勢歸順大宋,其心還需細細考量,一時半刻不可為以重任。二者即便楊妙真武藝超然,但畢竟是個女將,若讓她統領三軍,傳出去還以為大宋無將矣。”史彌遠擺明原因,句句在理。
“那就把史嵩之調到湖州,主理忠義軍事宜如何?”趙昀又成心噁心了一把史彌遠。
“這……史嵩之主持襄陽府庫,如今頗見成效,臨時換人只怕會功虧一簣,不如將忠義軍調到襄陽,以充京湖防務。”史彌遠見招拆招,他決心要把史嵩之培養為封疆大吏,一方帥臣,京湖是大宋門戶,史彌遠斷不會把史嵩之調到他地,要不然這些年的精英不就白費了。
“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京湖兵馬已經過盛,忠順、棗陽、鄂州兵都需要供養,如今再加一支四五萬人的忠義軍,京湖制置使有能力調配排程嗎?”趙昀在史彌遠入宮之前已經做過文章了,一隻兵馬入地方,除了糧草供給之外,還有徐徐招兵,後勤雜兵,一駐三五年,又多兩萬人,而襄陽兵甲人數已足,再加上五、六萬人,只怕還未充盈府庫,已經被這些大頭兵吃空了。
“唉,那就把忠義軍調回淮東,趙葵手段強硬,控制這些人馬不成問題。”
“史相,朕施行此策千里迢迢的把忠義軍拉到湖州是為何?就是要把這匹野馬先馴服了,現在還未騎穩,又把其放歸山林,朕是怕脫韁啊。”趙昀語氣十分和善,一副商量態度。
史彌遠此刻卻聽了一肚子火,趙官家這也不答應,那也不行,到底想要做什麼:“那依官家之意?”
“史相容朕想想,來人啊,先給史卿賜座。”趙昀佯裝閉眼,思慮許久,而後看向史彌遠:“史相,此次霅川大捷有功者為曾式中、史嵩之、趙葵、全績四人,對否?”
在皇帝口中只會出現主要功績者,至於孟珙、餘玠、杜杲、呂文德、劉整等將皇帝會賞,但上不了這個場面。
“官家英明。”
“那就這麼辦,曾式中派兵是份內之事,賞些銀錢財物即可,史嵩之嘛,提直秘閣、棗陽知軍、京西、湖北制置司參議官兼軍器監丞。
趙葵嘛,直秘閣不變、知滁州、將作監丞兼淮西、淮東制置司參議官,除統帥強勇、雄邊二軍外,曾式中麾下兵馬給他兩萬,如何?”
“官家英明,那全績呢?”……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