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禮,某聽大郎說起過你。”鄭清之笑意回敬,心嘆這位趙大口中的良玉人物也長了一副公子模樣。
“諸位快請坐吧。”全績邀眾人同坐,一一為其斟上茶水。
“五郎,門下給你安排了什麼官位?”余天賜飲茶問了一句。
“將仕郎、光化主簿。”全績畢恭畢敬的說道。
“京湖嗎?”余天賜語氣中有些疑惑,他也認為全績應該被安排在襄陽府。
“是。”全績不知余天賜疑惑所在,只能照常應答。
“也不錯,五郎去了京湖,人生地不熟,有諸多不便,某給你薦上一人,你若有事可去尋他。”余天賜對全績的態度與汪沁相似,同有一種文士對後輩的惜才,如今全績又與他一樣是幕僚出身,余天賜心中更有親近感。
“多謝先生。”全績起身靜立,余天賜口中的人物應該能派上大用場。
“此人是嘉定十三年進士,初任光化軍司戶參軍,現任襄陽戶曹,姓史名嵩之,字子由,是史相的從子,此人頗有才能,喜好功績,也算年輕人物中的翹楚。”余天賜在史府教書多年,史嵩之也算是他的半個弟子,余天賜對其頗為看重,認為他日後的成就不下了史彌遠。
全績一聽,心嘆京湖真是藏龍臥虎啊,史嵩之:又是一位未來的宰執人物啊:“學生記下了,若真有難處,定去尋史兄相助。”
趙貴誠聽著二人交談,眼中盡是讚賞之意,這一切都看在鄭清之眼中,他知道全績在趙貴誠心中分量極重,趙貴誠若是旁人還則罷了,但趙貴誠是要與趙竑爭九鼎的人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鄭清之還是清楚的,現在正是他獻殷勤的時機。
“咳!五郎可有表字?”鄭清之隨口提了一句插入話題。
“回先生,以前黃勝黃知縣替績取過一個,叫作冶功。”
“冶功?立意不錯!男兒在世當得錘冶功績,既然餘兄給你提了一人,那某也錦上添花。”鄭清之在京湖做過幾年教授,認識的達官顯貴也不在少數。
“多謝先生。”全績面存欣喜,這種事自然是多多益善,多個朋友多條路。
“昔年,某在趙帥府上行走時,收了兩名弟子,一是趙範、二是趙葵,只可惜這二人現在都去了江淮為官,不過某與荊鄂都統制、棗陽知軍孟宗政孟德夫尚有幾分交情,你若有急,也可去尋他。”鄭清之特意說明了他與趙方二子的關係,間接提高自己的身價。
“先生,可否予學生一份書信,某想去拜會一下趙氏兄弟。”全績對趙範、趙葵二兄弟神交已久,他這次北上,就是打算從淮南逆江水而上去京湖,其中正好與趙氏兄弟結交一番。
“此事簡單,趙範現在丁憂復起為揚州通判,而趙葵作廬州通判,某各予你一份書信,你去拜會便是。”鄭清之官職雖不高,但這人情網大的可怕,上至京都史彌遠,下到京湖孟宗政,買了他的三分薄面,行走趙宋官場要容易許多。
“多謝先生。”全績心中鬆了一口氣,有了引薦人,比他當無頭蒼蠅強多了。
繼,全績邀眾人飲酒閒談,席間趙貴誠又帶全績出房私議,將一本空的沂王府幕僚名錄交給了全績,其中用意不言而喻,自是希望全績為他招攬一些人才,便於以後助力九鼎之爭。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