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宋做官有諸多規矩,最緊要的莫過於兩點:一是留時,中書門下給出的任令一般都會留有充足的時間,譬如全績,他這個光化主簿最遲的到任時間是今年年末。
其二避鄉制,無論是本位官,還是差遣官,很少能在家鄉為任,其中考慮無非是害怕官員濫用權力,為自己謀私,久而久之樹大根深,難以剪除,相比較外鄉而言,本鄉官更容易利用熟悉環境凝結成勢。
是夜,全家廂房,劉翠正在為全績收拾行裝。
“五郎,這白衣你要帶嗎?”這是全績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出院,劉翠的心情自是又喜又憂,喜在兒子作官,憂在怕兒子遠遊,生活起居多有不便。
“母親且歇歇吧,衣物夠用了,若實在短缺,績填補便是,不必如此麻煩。”全績現在有了官階,朝廷各項俸祿補貼十分豐厚,且他本人又極怕麻煩,害怕大包小包出門。
“那我讓你父親多給你備些銀兩。”劉翠說話間手頭未停,她可不管全績有的時候要拎多少東西,她還緊怕著不夠呢。
“家裡的錢財讓父親留著吧,下月績便領朝廷薪俸了。”在趙宋為官有一大好處,只要中書門下來了任令,全績便算是在職人員,即使他還未去京湖,俸祿已經照常發放:“母親,績將俸祿半年一寄,等家裡攢上兩年,父親再補貼些,就在會稽城中買塊地方,開府立宅吧。”
“這些是你和你父親商量吧,我住在何處都行。你父親說了今年年末就把西門裡老院賣給盛哥兒家,讓你小姑也搬來城中。
你小姑這人就是執拗,非要拖到賣老院的那一日才進城,和你大父是一個脾性,怪不得是父女。”
劉翠小碎嘴一直沒停過,全績也不打斷,有時還穿插一兩句,表示對劉翠觀點的認同,劉翠也說的高興開心……
翌日,全績乘馬車去了山陰城,先到全秀春的店中話個離別。
全績剛入茶樓,在竹樓上乘涼休息的陳實便看見了他,高興起身,迎了上來:“五郎來就來嘛,幹嘛買這些東西?”
全績將手中的禮品交予陳實:“姐夫,我姐呢?”
“樓上呢,估計現在還沒起,如今散漫的緊啊。”陳實夫婦的生意越做越紅火,許多事再也不必親自動手,近日正打算在山陰城買宅院呢。
“那某先上樓看一看,姐夫不必管某。”
“好,那你先去看你姐,待會兒讓後廚弄兩個菜,咱兄弟喝兩杯。”陳實對全績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以前是純對弟弟的喜愛,現在有了一份對官長的敬意。
遂,全績輕車熟路的上了二樓內間,推門而入看見全秀春正坐在桌前梳妝。
“喲,當官的人今日怎有空來我這小店啊。”全秀春隔著銅鏡打趣了一句。
“姐,我這幾日就要去京湖,估計兩三年內你是見不到我嘍。”全績落座全秀春身旁,隨手拿起桌上的糕點塞入口中。
“這麼緊嗎?不是說年底嗎?”全秀春轉身正視全績,語氣有些急切。
“我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拿了公家錢,怎能做閒遊事?”全績二指敲打著桌面,在家姐面前姿態輕鬆。
“你呀,上次不是說帶那女子來見我嗎?怎沒了音信?”全秀春瞪了全績一眼,繼續梳妝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