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可打了大酒?要不績去整一罈。”全績殷勤的問道。
“哈哈,二哥,五郎是懂事了啊。”劉景將全績拉坐回身旁,繼而拍了拍全績的肩膀:“五郎啊,今日就算了,舅父這兩日還有公事在身,坐坐便走了。”
“哦,那也得吃了飯再說,舅父,茹妹的事定了嗎?”全績為二人續上茶水,笑看劉景問道。
“定了,日子也看好了,就在下月初七,到時候來給老舅撐場面。”劉景今日抽空來全家也是為了此事,年前縣中節級王勇請了媒人為子說親,劉景詢問了女兒意見,最終應下了此事,一拖二去的籌備便到了年中。
“王竹也是個健兒,績沒聽過他的壞名聲,想必也值得託付。”全績也在會稽潑皮中廝混了兩三年,但凡哪家哥兒做下了汙糟事,他是門門清,王竹算是個中規中矩吏門子弟。
“唉!不過三代都是外來戶,有些事難辦的很啊!”
劉景的祖上是進士出身,到了祖父輩為會稽主簿,也是在那時劉家落戶會稽,傳至劉景手中只是一押司,左右關係還得維持,劉茹的婚事難免掛上了此間利益牽扯。
全績低頭不言,他沒辦法替劉茹道個不平,趙宋之世說是士人的天下,讀書人的天下,實則不然,大宋的地方主政官多是差遣之職,內土三年一換,邊疆四年一更,根本沒有長治一地的主政官,故而縣中大吏結成了穩固的勢力群,形成了吏治地方的風氣,這些受先祖蒙陰的地方富戶土豪成了縣中行走的主要人物,若沒有他們的支援,一個差遣官來上任,還沒理清各方關係就已經到了該走的時候了,所以劉景在竭力融入這個圈子,為後輩子孫謀福。
“世道就是這般,也沒什麼可說的,只要王家大郎懂得上進,也不失為良配。”全有德對此深有體會,當初全大節就是為全蓉這般擇婿的,只可惜趙希瓐命薄,全有德沒搭上這個順風船。
“罷了,不說了。五郎啊,舅父與王麻子結為姻親,可以幫你謀牢子、公人的差事,你可願去?”劉景與王勇成了親家,在會稽的話語權更重三分,為全績謀個公家飯並不難。
“舅父,績還是想再讀一兩年書,長一長學識,到時候也能更好幫舅父做事。”
全績已經下了決心,在趙與莒離開全家之前他都會和趙與莒一起讀書,促進些情誼,為日後做長遠打算。
“讀書也行,等舅父再穩固一兩年,處事也就更順當了,到時候給你謀更好的差事。”劉景也不逼迫全績,反正牢子、公人這種差事隨時都可以插入人手,不算頂好的活計。
“多謝舅父成全。”全績恭聲回應。
繼,劉翠喚眾人圍桌吃飯,飯間全有德取來了一罈私藏的好酒,邀劉景暢飲,劉景先做推脫,但架不住全有德的三五句勸,而後推杯把盞,喝的盡興。
全績一直坐陪二人至天暗,劉景此刻已經喝得迷糊,但拒絕了全有德留宿的請求,口口聲聲說明日有事。
全績看了一眼步伐虛浮的全父,無奈說道:“父親,我送舅父回去吧。”
“好,績哥兒送我。”劉景不等全有德開口,一把摟住全績的脖頸,將半身重壓在全績肩頭。
此刻劉翠從房中走出,數落了幾句劉景,劉景訕笑不言,之後劉翠又去後院喚來趙家兄弟,與全績一同送劉景歸家。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