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們三人中就有一個是話已成真者。”莫測看著這三人。
“我不是。”張亦馳沉聲道,其餘二人皆是沒有說話。
牧野也手心出了汗,現在要是不處理好的話,他們的這個小隊伍也會因為話已成真者而瓦解。
“如果是你們三個人之一,請務必告訴我。”莫測抬頭認真道,“我可以保證我們不站在對立面,也可以保證在挑戰園長完成猜想後,每個人都能活著離開這裡。”
“我不是,如果我是的話,一定會告訴你的。”張亦馳向莫測表明自己的態度。
接著李彥川也道:“不知道為什麼,覺得你這個人挺靠譜,所以如果我是,我會承認。”
“我也不是。”董建擺著手,迫切地想辯解什麼,“如果我是的話那我們就站在對立面了,我完全可以說一句話讓你們死掉的或者喪失記憶,而不是冒險還跟著你們。”
“我相信你們。”莫測道。
當然,他相信他們不是因為他們說的話多麼可信,而是他們三個若是話已成真者的話,根本沒有必要隱瞞。
所以,莫測接下來就已經將圈子縮小到了極點:“那麼只要最後兩個人選了,即張翹楚和任傑。”
第一期有獎卷評冠軍:神性和人性的主角
第一卷 有獎卷評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尋憶念《神性和人性的主角》
二等獎:無
三等獎:無
鄭重提示,卷評涉嫌劇透,不建議沒有看完第一卷 內容的讀者閱讀。
《神性和人性的主角》尋憶念
我曾經看過一句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蠢人分善惡,聰明人只會制定規則,規則以內是善,以外是惡”
這句話若是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摩,那邊充滿著陰謀和罪惡的味道,低賤的令人發指,但若是不啻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摩,那這就是聖賢的座右銘,輝煌的令人無法直視。
又曾在和人天南海北吹噓的時候,提到過信仰,信仰這種東西,乍一看來似乎並無卵用,而細細想想,若是在人前,我們遵循的就是人前的規則,而若是獨處,我們遵循的就是信仰的規則——信仰導人向善,所以在人前,我們努力做個好人,在無人窺見的地方,我們遵循著信仰依舊要做個好人。
聰明人為自己定下的規則,就像是信仰,而有了自己的信仰,並為之恪守,堅持一生的聰明人,其實稱之為神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自己的規則內,或許你所做的一切無人知道,也無人看到,但當你違背了自己的規則,違背了自己的信仰,那麼你也就是個惡人了。
在這一卷裡,主角最後臨走時留下了一封自白信——這個被很多人吐槽為毒點,於是我就很不解,畢竟在我看來,這是整個一卷的畫龍點睛之筆,也是主角格調的拔升,沒有這封信,主角就只是一個為了求生而掙紮的普通人,一如許多無限流的主角一般,擁有著救贖和守護的念頭,卻不斷自我催眠似的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虛假的世界,他們都只是npc”,然後將自己內心的規則踐踏成一撮粉粉,而有了這封信,主角就是一個躺在溝渠中仰望著明月的人。
比起躺在溝渠中心甘情願大頭朝下嘴啃淤泥的人,是不是躺著看月格更高一點?
實際上,主角是沒有任何罪行的——他只是一個可憐弱小又無助的靈魂,所有的罪惡都不是他犯下的,他無罪,之後的一切也只是被逼無奈,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同樣無罪,但是如果真的就這樣一走了知,親手掩蓋了罪惡,還要在上面插上一束花表示下面是一片沃土,那麼他真的是無罪麼?
暴露在太陽下,大家遵循同樣的規則,所有人都在恪守,大家都是普通人,而在陰暗的角落,不為人知的黑暗中,依舊能夠堅守內心的規則,分清自己的善惡的人。稱之為神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最後,又忽然想起了一句話:要麼捨生取義,要麼茍且偷生,坐等與惡人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