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荀彧和荀攸的到來,王牧還是很歡迎的,畢竟這兩位也是東漢末年少有的天才謀士,政治家。
如果再加上郭嘉,曹操陣營的班底可畏已經被王牧挖了大半主力,蜀漢的劉備更是被自己近乎全鍋端了。
如此豪華的實力,如此強大的陣容,文武都不缺,又有大漢的最後底蘊,如果這樣都還輸,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不過……王牧要的可不止是名義上的天下,更是要全面的掌控,說一不二那種。
另外還要發展科技,改善民生,又要走超凡側,目前實力雖然強,但距離目標還是太遠,什麼時候真正一統三國,估計才是開始的第一步吧!現在頂多只能算是打基礎。
而且世家問題也是他當前最大的障礙,朝中上下,幾乎全是世家的人,現在知識、書籍也幾乎被世家壟斷,要打破階級壟斷,首選就要斷了世家的根基,也就是知識。
書籍的印刷只是開胃菜,如何廣開民智,讓大部分人起碼能做到識字,還需要有人去教導。
目前,開辦學堂的可能性還是有些低了,一段觸碰道世家這一層核心利益,朝堂上下,各州、各勢力,絕對會不遺餘力的反對。
想來想去,第一批文人學子的培養,還是要放在澳洲了,只有這裡,才沒有世家的絲毫滲透。
同時,既然要抗衡那些擅長操縱輿論,專長口誅筆伐計程車子,王牧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也就是他老早的計劃:造神。
皇帝、天子,這一個個的身份,稱謂,對於普通老百姓,甚至底層將是和官員來說,都太過遙遠,甚至他們一生都可能聽不到絲毫關於天子的資訊。
在普通百姓之間流傳的,更多的資訊幾乎都是軍隊、諸侯乃至一些捕風捉影的八卦,也只有這些人和事情,才能關乎到他們自身。
大漢朝廷勢弱已經很久了,再加上之前所謂的天子與世家共天下,此時的大漢,雖然所有人都口稱自己是大漢子民,但更多的,卻彷彿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一般,還有幾個人記得周天子,記得那是大周的天下?
荀攸和荀彧的到來,王牧瞬間就找到了能讓他們做的事情,畢竟他們就是士子文人。
在瞭解了荀彧和荀攸二人的情況後,王牧直言問道:“文若,公達,你們對當今天下如何看待?不用顧忌朕的身份,今日無論說什麼,朕都恕你們無罪~”
這話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了,幾乎所有雄踞一方的人,在面見來投之人時,基本都會這麼問,只不過說法上更有各的技巧,王牧這是最直白的,就差直接說,朕要考驗你們了。
荀攸和荀彧互視了一眼,彷彿進行了一個短暫的交流,之後荀彧才率先開口道:“那~在下就直言了,望陛下恕罪!”
“但言無妨~”王牧微笑著擺了擺手。
荀彧頓了頓,簡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說道:“陛下,某一路走來,司隸各地,百姓生活安康,加上這段時間在長安生活的所見所聞,足見陛下愛民如子,這是天下百姓之幸。”
“內有朝中各位大人各司其職,外有天蠍、天譴、天行三支大軍,再加上盛產糧草的益州和勇士輩出的幷州,大漢根基已成。”
“而且在下觀陛下親政以來,每一次的改變,都在讓大漢一點一點變強,接下來只待安心發展,尋找機會討伐不臣之輩,陛下的功績必然超越光武中興,甚至可以比肩高祖。”
說完之後,荀彧看了一眼神情絲毫沒有變化的王牧,咬了咬牙,接著道:“若是陛下不願等待,可直接詔令各地諸侯入京面聖,心向大漢者必然聞風而動,至於那些別有用心之輩,自然昭然若揭~”
後面的話,荀彧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整體來說,就是走正路,以堂皇之勢碾壓各路諸侯。願意服從大漢的,自然聽從天子詔令,到時候怎麼做,都是天子說了算。
至於別有用心之輩,說白了就是有謀逆之心的人,那自然是詔令各地諸侯共同討伐,加上朝廷自身的實力,恢復大漢曾經的輝煌,絕對不是問題。
荀彧的方法很簡單,卻很實用,若是王牧的目的僅僅是恢復大漢曾經的鼎盛,這樣的方法,不出三五年,必然能恢復一統。
可是那樣一來,州牧、世家的問題絲毫得不到改善,而且那個時候,再想動這些人就能難了,因為他們天然就是在皇室的對立面,自然會合起來打壓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