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得知陛下派出十萬大軍討伐益州,有給自己送來大量物資,其中還有不少都是稀釋珍品,劉表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整軍出征。
只不過他是從涪陵郡為切口,想要和朝廷的天蠍軍在雒城會師,然後一戰平劉焉。
若朝廷的那支天蠍軍真如傳聞所言,他也算遵從了天子的旨意,若是天蠍軍徒有虛名,他也能從容撤退,甚至能借此機會,奪下益州的一兩個郡。
相比於朝廷的自信滿滿和劉表的‘不吃虧’,此時的劉焉可就不那麼開心了。
益州雖然糧草不缺,也算是兵多將廣,然而被人三路圍剿,他也只能疲於應對,先不說朝廷兩路大軍的勢如破竹,旁邊劉表的十幾萬大軍就更讓劉焉膽寒。
若是平常時候,劉焉自然是整軍備馬,好好和劉表打一場,畢竟益州的整體實力要高於荊州,更何況荊州東面還有揚州,到時候與揚州那邊的人結盟,就算滅不了荊州,也能把劉表給打殘了。
可是現在自己被三路夾攻,軍心不穩,又沒辦法集合大軍專心對付劉表,反而讓劉表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萬一涪陵郡落於劉表之手,那他雒城豈不是危險了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跑是沒處可跑了,打又打不過,劉焉很沒有骨氣的選擇了投降。
至於投降誰,那也是毋庸置疑的。相比於自己的死地劉表,劉焉覺得還是投降朝廷才有活路。
更何況自己本身就是大漢的益州牧,雖然這些年做的有點過,但是起碼自己沒有明著反大漢,尚有周旋的餘地。
進攻益州不到一個月時間,阿布多瑞這邊還在想著下一個目標是哪座城,劉焉的使者卻忽然求見,而且第一時間送上了降書,當然,美其名曰是奏摺。
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劉焉是無辜的,一心在為大漢牧守一方,忠心耿耿,絕對是劉表看不慣自己的益州比荊州繁華,所以才會誣陷他。
對於劉焉的投降,王牧雖然詫異了些,但也沒有覺得太過,而是直接傳旨,召劉焉入京面聖,既然你說你是冤枉的,那就來當面跟朕解釋吧。
至於益州……當然是歸朝廷了,畢竟他劉焉也只是一個州牧罷了,天子要換一個州牧,需要理由麼?
能這麼輕鬆拿下益州,對王牧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他又可以徵兵了,而且以益州的情況,朝廷的兵馬即使翻一倍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天蠍、天行、天譴三路大軍也才能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大軍了。
同時,手握州之地,加上司隸,關於制度的改革也該提上日程了,畢竟類似於州牧這種封疆大吏,簡直就是地方的土皇帝,權力太大了,不利於王牧的統治。
世家他都要滅,這種土皇帝一般的制度又豈能留著。
喜歡大漢的旗幟插遍影視位面請大家收藏:()大漢的旗幟插遍影視位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