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記載著幾個開國皇帝的傳紀?”
“在道教的眼裡,是一本在神話時代,關於歷史的著作?”
“只是,是以幾個皇帝的傳紀作為各個時間段的歷史起始?”
“一個皇帝,就意味著一段全新的歷史?”
“道教很重視這本書?”
聽語氣,是真的聽不出什麼來,最後的這一句,好像是很有點詫異,但是,琢磨下,又覺得像是故意為之。
不好拿捏啊……
“道教當然重視這本書!”
“或許這樣說,並不準確,可能可以這樣說,道教裡的某些高道,是很看重這本書的。”
“你知道嗎?”
“根據一些個最強大的占卜師和預言家的預測……”
“我得說清楚一點,這裡面,可能是一位,也可能是多位……”
想了想,他覺得還是的說明清楚這一點為好,免得有歧義在裡面,那樣就不免有些不美了。
“在那些個預測裡,我們初步……”
“嗯,是他們,他們初步確定了,有兩位道人可以進入太祖皇帝的御書房。”
“而能夠進入那個地方的,一共也就只有六位。”
“這,也是透過那些人預測出來的。”
這就是他所知道的,御書房只有六個人能在裡面行動自如,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進進出出,往返多次的緣故。
他還知道,如果要摳字眼,說可以進出的人的話,應該還是有一些補充的,據他從大明宮梨園的得來的訊息,天朝的三大情報機構,其中的某些特殊人物,也是可以進出那裡面的。
但是,除了一樣有時間段的限制之外,還有就是根本進不了最核心的區域,還有就是,在裡面行動的區域和行進的線路,受到極大的限制。
就是大明宮梨園,他們對可以自由進出御書房只有六人這樣的說法,其實也並不反對,只是覺得還有些不夠完整而已。
“誰?”
這位最年輕的中將,這時候總算是有點年輕人的模樣了,當即就脫口而出,可以感受到一點急迫。
“是誰?”
隨即,又給補上了一句。
“道教中頗負盛名,而你們帝國軍也絕對不陌生……”
“是眼下的道教中掌握著權柄的,也是在世俗上有著權柄地位的……”
“道教青羊宮的掌教楊仕龍,他的另一個身份,你們更熟悉九扇門的三巨頭。”
張天謬覺得,這個人選,應該說是有著很大預期的,畢竟,這確實是道教的高道,且還是頭面人物。
“哦,這當然是不陌生。”
“不過我的第一反應,可是茅山的那位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