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酌恍然想起他曾經為了高考作文摘記過的一段話。
“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
我們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鄉病。想找一個人,一件事、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的世界裡有個安頓的歸宿。”
在六月耀眼的陽光下,他看不清眼前人的面容,卻可以在心裡描摹出每一個細小的弧度。
所以溫涼,帶我走吧。
――――――――――――――――――――
溫涼用相機斷斷續續拍攝的林景酌從五月到七月的日常,被他們剪成了一個小短片。
《碎片》沒有爭取到在國內上映的機會,但在歐洲轉了幾個來回,給溫涼和林景酌身上都鍍了幾層金。
他們兩個人對此倒沒有發表什麼特別的看法,因為在國內沒辦法上映,所以溫涼破天荒地發了條微博,說是會有《碎片》的後記回饋給國內的觀眾。
全網所有平臺同時上線,一家不落。
國內的影評人和粉絲大多都已經透過各種渠道看完了《碎片》,哭的哭嚎的嚎,不知多少人為它流完了一年份都要眼淚。
但後記卻完全不同。
與其說是電影的後記…不如說是電影裡那個“他”的後續。
搖搖晃晃的鏡頭裡,背景音是男人低沉的笑聲。
“今天是五月十三日,小朋友的哥哥又過來看他寫卷子了。”
鏡頭中央的人比了個誇張地白眼,手裡寫的題卻沒停,仔細聽還能聽見他說的“性感直播線上做題”。
半個小時的短片裡,從春末到夏,片子裡的林景酌和溫涼就像是對最普通的情侶一樣,會在同一張床上醒來,偶爾會悠閑地在枕頭上交換一個吻,偶爾會兵荒馬亂地收拾行李準備趕行程。
有一起熬過的夜,有一道賴過的床。
林景酌大多時候還是那樣懶散又冷淡,但有時候卻會在鏡頭前稚拙地像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閉著眼睛紅著耳根子說著行了行了不能鬧了他得為振興民族去學習了。
短片裡沒有避諱任何他們生活的細節。
林景酌會陪溫涼定時去見醫生,當事人淡定又熟練地回答每一個問題,旁邊的陪同家屬則皺著眉頭如臨大敵地速記著醫生說的話。
溫涼有時候會在半夜驚醒,揉著眉頭想自己出去靜一靜的時候,都會被旁邊睡眼朦朧林景酌即時拉住抱進懷裡,像哄孩子一樣一遍遍重複著沒事呢你男朋友在呢。
沒什麼特殊的,每天也沒什麼愛的宣言。
一切都像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一起親吻,一起讀書,一起拍電影,一起定時去見父母。
一起白頭偕老。
作者有話要說:
愛大家。
下個月開林哥哥的坑,喜歡的可以去預收一下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