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過嗎?”
燈光下,霍瀾的雙眼亮晶晶的,“走過,也推開過,但是她住進來了,”她指指自己的胸膛,“我推開她,或者走遠了,她會想家,所以不管走多遠,她都會追上來。”
霍瀾笑了,嘴角的弧度帶著甜。林果這才發現,霍瀾笑起來不只有酒窩,還有梨渦。
霍瀾說:“你都二十多了,你得負責點,不要自己給自己判死刑,他是你的你們。”
林果看著霍瀾的臉一晃神,好像看見了前年說覺得他和前半部分的弗蘭淇有點像的霍瀾。
當時林果問,弗蘭淇?
霍瀾說,嗯,你知道卡森·麥卡勒斯麼?
林果點點頭,心是孤獨的獵手?
霍瀾說,對,她還有一本《婚禮的成員》。
林果問,然後呢?
霍瀾笑一笑,不如你看過之後我們再聊?
當天林果在校外的一家書店裡找到了這本書,挺薄的,他看東西快,就打算直接在書店裡看完再走。
也就兩個小時,他輕輕把書本合上,所有情緒化作一聲嘆息,他拿著它結了賬。
“他們是我的我們。”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一種觸動。
孤獨,格格不入,不會存在的歸屬感。
我們。
一切都在碰到這兩個字時得以化解。
這兩個字看起來太普通了,大家每天都在說,可是他們從心底裡認同了這個我們嗎?
是唯一而確定的我們嗎?
太美好了,飽含信任和感情。
有人深究過“我們”嗎?
太好了,帶著安全感和歸屬感。
林果一直對感情不抱有期望,親情暫且不談,友情和愛情,誰能保證對方和自己一樣對彼此含有同樣的感情呢?
比如說友情,你在我心裡是摯友,我在你心裡也是摯友嗎?
又比如愛情,我對你的愛有一百分,你對我呢?
所以他討厭談感情,難以確定,難以維持。
不對等的感情是不公平的。
後來在網上看了很多案例,他才知道親情也未必是對等的。
能確定的是,所有的感情都是有代價的。
算了,其實我沒那麼渴望感情。
長安是我的我們,但是從一開始我們開始這段感情的原因和目的就不一樣,我們相愛著,可是愛的程度一樣嗎?
他因為我更加快樂。
我呢?
“是,我知道,”林果歪著頭,“他是我的我們,你的我們,我的我們,對,還有葉青的我們,是我們的我們。”
霍瀾用手指抹抹臉上快幹掉的淚痕,笑著說:“要不是學哲學的我還真差點繞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