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想也覺得事實好像就是這樣。
開國戰爭時期,局勢還算是比較混亂的,一些大將會被記載下來,但是他們麾下的那些士兵們,卻未必會被記載下來了。
雖說參軍也會記載,但比起現在而言,當時的局勢是混亂的,有時候仗打到一支部隊都沒了,這份名錄自然也就沒了,難道他們就真的沒有存在過嗎?
任何時代,開國戰爭中都會有一大群人被遺忘,不是他們故意想遺忘的,而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導致的資料丟失,甚至是根本就沒有資料。
甚至在平反劉黑闥那場戰爭的資料,現在宮中儲存的都不是太多,僅僅只有一小部分。
而資料真正的詳細,是從李元吉登基前後開始的,或者說,是從李元吉北上擊潰突厥的時候就開始的,而那個時候,他只負責記載麾下的軍隊。
“在此處立下一塊碑文,敬那些為了大唐而獻身的無名英雄們!”李元吉說道。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可能不遺漏一個人,十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想再去找到當年都有誰在這場戰爭中陣亡,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
有些人,家庭遷徙了,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家庭不存在了,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會出現,這是誰也無可掌控的。
李元吉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他們立下一塊無名碑。
死人?在他們這個位置上,或許只剩下一串冷冰冰的數字那麼簡單了。
李元吉絞盡腦汁的在回想著,回想著開國戰爭期間,唐軍到底陣亡了多少將士。
可是很無奈,他並沒有想起來。
一號宮殿被分為了兩個大的區域,一個是開國戰爭區,一個是開國戰爭後的區。
開國戰爭區規模小一些,僅僅只安排了一萬個靈位的位置,其餘的,全部都是之後時間段的區域。
而這一個大區內,又被劃分了數個小區,其中以戰爭為單位,分為突厥戰爭,一塊石碑上清晰的標明瞭關於突厥戰爭的描述。
時間是從武德九年開始,突厥人南下,直到貞觀元年,李元吉帥軍北上,徹底擊潰突厥的這兩年時間內發生的事情。
其中更是包含了一些大小戰役,傷亡人數,殺敵人數等等詳細資訊。
再往後,則是收復西域戰爭,開始的地方是伊州,直到平定整個西域,萬朝來賀。
最後一個則是吐谷渾、吐蕃戰爭,上面不僅列舉了詳細的戰況,甚至還將唐軍的部署也清晰的標了上去。
這是歷史,無人能夠改變的歷史。
這是輝煌,無人能夠泯滅的輝煌。
將士們的亡靈就在這裡,面前的碑文,在訴說著他們的功勞與艱苦。
在這裡,沒有人可以詆譭他們,沒有人可以嘲笑他們。
所有人,無論是誰,無論貧窮貴賤,來了這裡,都要放下高傲的姿態,都要底下高傲的頭顱,放下尊貴的身份,面朝著這些英靈的靈位,深深的鞠上一躬。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