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房玄齡被撤一事,雖然在內閣的風波算是渡了過去,可是在吏部,在各部,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
但這畢竟是高層的事情,底下的人再怎麼討論,也只能是嚇唬討論,影響不了任何事情。
內閣會議結束之後,房玄齡便在吏部收拾了一番,然後將吏部官員召集了起來,宣佈了自己的卸任,以及接任者是誰。
其他的話倒是沒有多說,對於吏部這個待了幾年時間的地方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留戀,而是直接帶著幾個中書省的屬下,搬著自己的東西就離開了這裡,接下來,他將坐鎮中書省。
或許是商議好的一樣,房玄齡前腳剛剛離開,蕭瑀後腳便跟著進了吏部。
雖然正式的任命還沒有下來,但內閣會議已經透過的提案,提前過來是沒有問題的,況且房玄齡已經離開了這裡。
進入吏部之後,在兩位吏部侍郎的介紹下,逐一的跟這裡的官員們見了個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風暴並沒有到來,見完面之後,蕭瑀便讓眾官員散去,各自幹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則是讓人調來了吏部近一年以來的工作日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從頭看了一遍。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每日早中晚,蕭瑀都會去尚書省一趟,處理一些必要的公務問題,若是有急事,也會有尚書省的官員拿著檔案跑去吏部找他解決。
除此之外的所有時間,蕭瑀都會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動,更沒有動不動就去召集各部門的官員開會什麼的。
就連例會,也是由兩個侍郎負責主持。
日子過的太清閒了,皇帝僅僅只是一句話,蕭瑀的生活便徹底的改變了。
現如今,從不加班的蕭瑀,也不得不跟著眾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過人家加班是處理公務,他加班則是看資料。
吏部官員的個人資料,工作日誌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新來的,在官場中名聲‘並不好’的蕭瑀沒打算大動干戈,也沒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
蕭瑀卻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個月後燒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後最大的改變在哪裡?
官員不再是鐵飯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現在不是後世,古代也沒有那麼多的規章制度,雖然清退一名官員並不容易,所需要經過的流程也很複雜,先是需要部門的負責人寫一份報告,然後由提起人寫一份報告,交由吏部尚書稽核簽字,並寫上自己的意見,觀察結果,走完這些以後,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簽字表示同意,那麼就只能說再見了。
再見不是內退,這時候還沒退休那麼一說,更沒有買斷工齡之類的,真的是一分錢的補償也拿不到,直接就這麼走人的。
當然,流程雖在,但在改制過後,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個也沒有,最終全部被皇帝給打了回來,但是這些人留在原部門也同樣一個沒有,全部被調往了別的地方,算是勉強給了口飯吃,如果表現依舊如此,那就只能再見了。
蕭瑀直接在內部進行了小範圍的工作調整,將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認為有能力的人調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講那些自己認為實力不行,或者有明顯缺陷的,調到了其他的位置,雖然沒有進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調離的人,如果依舊如此的話,這次怕是要真的倒黴了。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