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急著耕種,而是大掃蕩,看看收割的時候有沒有遺漏在地裡的糧食,這是個連一粒糧食都不能浪費的年代。
不是沒得吃,而是窮怕了。
“他二叔,又站在地頭傻樂呢?”
劉老漢沒有回頭也知道是何人在嚷嚷,心裡也沒有不痛快,直接轉頭笑罵著:“臭小子,別以為你是里正老子就不敢打你,這也就是老子老了,老胳膊老腿快使不動了,這要是放在十年前,看老子不打的你滿村亂跑。”
劉舉呵呵一笑,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多多少少也粘帶著一些親戚,倫理之輩固然要遵守,但偶爾的開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也沒人會去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舉不就是靠著這一手,在村子裡混的很不錯,雖說這人嘴巴有點欠收拾,但誰家要是有個矛盾啥的,劉舉過去說一句,大家也都願意賣他這個面子,所以,里正這個職位自然也就是劉舉了的。
“他二叔,你來吧,今兒個我就站在這裡不動了,任你打罵,絕對不跑也不還手。”劉舉往哪裡一站,一臉欠收拾的笑嘻嘻。
“嘿,你小子蹬鼻子上臉了是吧?”劉老漢一聽,瞬間來了脾氣,這小子往日來上一句就趕緊二叔二叔的叫的可親了,自己也不好發脾氣,今兒個這是咋了?
劉老漢也不知道,反正他還是裝模作樣的舉起鋤頭朝著劉舉那裡走了過去,裝模作勢要給他來上一下。
“二叔,動手之前我可得跟您說件事啊,今兒個您要是打了我,估摸著十天半個月的,您是回不了家了。”見劉老漢走來,劉舉也不擔心,反而嬉皮笑臉的說了句。
“裝模作樣,老子是你二叔,是長輩,打你也就打了,罵你也就罵了,就算你是里正,官府也管不著,再說了,老子自己的家,憑啥回不得?”
“行了二叔,我也不跟你瞎聊了,趕緊回家吧,有好事。”見差不多了,劉舉也不想再多浪費時間,畢竟這是關乎大家的好事,自己還想盡快傳達下去呢。
“啥好事?”劉老漢好奇道。
“不敢說,怕你聽了太過驚喜受不了……”
“你小子給老子站住……”
罵歸罵,劉老漢還是跟著劉舉一起回了村子,途中不斷的打探著,可劉舉那貨嘴巴很嚴,愣是一句話也沒套出來。
途中又遇到了幾個跟劉老漢一樣來地裡看莊稼的村民,兩人也一併招呼著回了村子。
結果回了村子以後,劉舉依舊沒有告訴他們,而是讓大傢伙幫忙挨家挨戶通知人到穀場那邊去,說是要統一宣佈。
村子不大,只有一百來戶,幾個人分頭走著,也不進家裡,直接就在路上大聲的吆喝著,一趟走完,村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也差不多都出門往穀場那邊靠攏。
一百來戶,七百六十口人的村子,不大也不小,好在穀場也不小,還是可以容納這麼多人的。
見人齊了,劉舉這才登上高處,費了老大勁兒才讓底下議論的聲音小了些,就是一些不聽使喚的小屁孩還在那邊嬉鬧,不過劉舉也沒心思去管他們。
“剛才呢,鄉里把各村的里正叫了過去,主要呢,就說了三件事。”劉舉伸出了三個手指頭,一臉笑意的說著。
“有事能直說不?大冷天的,凍死個人……”見劉舉要擺出一副長談的架勢,底下立即有人不滿道。
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你說那麼多大道理又聽不懂,簡直浪費時間。
“額……”劉舉尷尬了下,不過也就一下下,繼續道:“先說第三件,朝廷下命令了,大路附近每二十里修建一座驛站,朝廷配馬,但馬匹所需的草料什麼的,得各鄉來負責,這個也不多,咱們鄉里分了三匹馬,每家每年拿出個幾兩豆,割點草就行了。”
“要那麼多驛站幹啥?”話音剛落下,立即有人不滿的質疑著,驛站是朝廷的,憑啥讓俺出草料?雖然一戶幾兩的也不多,但幾兩也是糧食啊,省著點的話,也夠一家人吃一頓了。
“劉老三,瞅瞅你那慫樣,這是朝廷下發的命令,命令你懂不?不能啥好事都總想著往自己懷裡摟,出力的事情一點也不想幹,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好事?”劉舉朝著劉老三吼了句,不過也不敢太過放肆,他怕下面人會指著他罵,連忙繼續說道:
“再說第二件,不過目前用不著,朝廷頒佈了糧食保護價格……”
各種糧食都有,但這只是保護最低價,當下所有糧食的價格都在這個保護價格以上,所以當下根本沒用,百姓們也就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最後一個,朝廷下令了,打今年開始,課賦下降一成……”
“真的?”
劉舉的最後一句話,瞬間引起了一陣騷亂,下降一成那也是下降,現在每丁男每年要納粟或者小麥兩石,絹、綾各兩丈,布加五分之一尺,繳絹、綾的,另加綿三兩,繳布的另加麻三斤。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降低個一成,其實也是減少了一筆不小的支出。
古代百姓什麼時候最幸福?降低課賦的時候最幸福。
“陛下聖明……”在村裡老者的帶領下,不少人都朝著長安方向拱手作揖。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