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的城池並不高大,僅有兩丈有餘。
但在這麼個地方,樹木什麼的是很少見到的,加上工匠的缺少,現場製造攻城雲梯也不大可能。
所以,兩丈有餘的城牆倒也勉強夠用。
只是城牆是夯土做的,敵軍為了對付這種攻城戰,手中也有少量的大弩,透過幾人的合力,在城牆上射出一支支弩箭來充當梯子。
但這種方法卻很不靠譜。
缺乏攻城手段,是整個西域,乃至整個遊牧民族最大的缺陷,而且還是自古以來的致命缺陷。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生存環境,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會有機會進行大規模的攻城。
所以,看似飄搖玉墜的焉耆城牆,在加入了八百善於守城作戰的唐軍之後,倒也顯出了一些安穩的跡象。
其實這與對面不善攻城作戰也有很大的關係,倘若對面有人善於攻城作戰,那麼現在的結果又將會是另一幅局面。
僅僅只有不到三千守軍的焉耆城,很難防住兩萬人的車輪戰。
“將軍,援軍什麼時候能來啊?”焉耆守將有些魂不守舍的追問著,這樣的大戰,他是一輩子也沒有遇見過,巨大的壓力可想而知。
甚至看著整條防線,感覺隨時都有被敵軍破城的可能。
車輪戰,飛快的消耗著他們的精力,敵軍可以輪番上陣,但他們卻不行,這一天打下來,將士們更是累的連飯都不想吃,也吃不下。
援軍,成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幾日之前便在喊著援軍快來了,但三日過去了,援軍依舊杳無音訊。
面對這樣的局勢,除了手握殺器的八百唐軍心中有數以外,焉耆的守軍卻是人心惶惶,等了一天又一天,敵人也攻了一天又一天。
城池雖然還在,但傷亡卻在持續的增加著,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援軍,誰又知道在哪裡呢?
“校尉,敵人撤了!”不知道是誰喊了句。
項方連忙伸出腦袋看了眼對面,發現剛才還進攻的歡快的敵軍,此刻正在緩慢的向後撤退著。
隱隱的能夠看到,遠處有幾匹快馬正在朝著敵軍中軍快速的奔去,隱隱的甚至能夠看到敵軍臉上的疲憊,身上的狼狽。
同樣身為軍人的項方,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卻是再也忍不住的狂笑了起來。
他很清楚現在出現的這一幕意味著什麼,也很清楚,敵軍現在的回撤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斥候已經與他們交戰了,主力部隊距離這裡最多百里的距離,快則明日,慢則後日,援軍必到。”看到了眼前的一幕,項方的心中也終於算是有了底氣,如果不是援軍來了,他們的斥候不可能會有交戰的痕跡,而唐軍對於斥候的運用,幾乎可以被稱之為天下之最。
每當大軍行進之時,斥候必將散向方圓五十里以內,甚至百里的距離。
項方背靠在城牆上,望了眼四周,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大聲的吆喝道:“弟兄們,援軍已經不過百里的距離,敵軍肯定會進行一波反撲,不用再有任何的保留了,打退他們,等著援軍的到來,然後,殲滅他們……”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