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終究不是常態,誰又知道,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五月,大雨停了幾天,田間地頭到處是一片的泥濘,倒下的麥子更是成片成片的。
趁著雨停,百姓們也不敢再等下去了,紛紛扛起鐮刀,下到田間收割麥子,不管好的壞的,統統拉回家再說。
而一畝地本該超過一石的收成,到了最後還不足一成,若不是朝廷的救災始終沒有停止,這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了。
百姓們開始將希望寄託於後來才種下的水稻。
九月,好不容易熬到了水稻成熟。
可卻因為連續的大雨,影響了水稻的受精,結果其產量也依舊不高,僅僅只有正常產量的三分之一還不到。
不過好訊息是,大雨終於停了,已經連續半個月沒有下了。
大水也已經退去,得益於先前挖好的水渠,而提前疏通河道,挖水渠,讓這些積水並沒有長時間的停留在內陸。
所以這一次的內澇,其實也並不是特別的嚴重。
……
中原,水災最早出現的地方,也是最晚離開的地方,更是最為嚴重的地方。
一行人手捧著碗筷,漢子們提著一籃籃的白米飯,走上了河堤,進入了正在忙碌的一群人之中。
“差不多了,收工!”李靈看了看面前的河堤,下面是滾滾流淌的河水,河水的位置早已超過了河堤原本的高度。
幾個月的時間,這一支隊伍不停的奔走於各個河堤較低的地方,用肩扛,用手拉,硬是一點點的將這些低位的河堤給加固增高了不少。
河水沒有倒灌,麥田沒有因此而受到更嚴重的危害,這幫人的功勞最大。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放在古代也同樣適用。
“李校尉,快停下來吧,讓將士們趕緊來吃些東西,歇一歇腳。”一位大娘熱情的呼喊著。
“大娘,我們這裡什麼都有,你們就不用送了,現在你們也糧食緊張。”李靈有些不太好意思的回應著。
“要不是你們到處修河堤,我們就是這點糧食也保不住。”大娘笑著說了句,旋即裝了一大碗白米飯,沒有菜,直接遞給李靈。
李靈無奈的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接過了這碗白米飯,規矩抵不過熱情,但規矩始終是規矩,吃了人家的,就要還回去。
“大娘,這天也不下了,以後的日子也就好過了,河堤也修的差不多了,我們接到了上面的命令,幹完了今天,就要撤走了。”李靈有些捨不得的說著。
“啥?要走了?”
“是啊,我們是軍隊,現在災情結束了,自然要回去訓練保家衛國的……”
同樣的一幕,在不少的地方几乎是同時上演著,內澇開始之前,這些被分駐在各地的原齊軍將士便接到了命令。
而各地的府兵,負責的是維護本地治安等問題,真正幹活的,其實是這些職業軍人。
累是累了點,但透過這一場內澇,倒是給軍隊刷出了不少的名望。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