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按制臣弟應有開府納士的資格……”
李世民面色驟然聚變,大殿之中的大臣也是面色一緊,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二人則是暗暗欣喜,這齊王剛才逃過一劫,轉眼間就開始作死了啊。
開府納士?哪門子制度規定你齊王可以開府納士的?你這麼做,不就擺明了你是有目的的嗎?
這下輪到李世民蛋疼了,按制確實不準開府納士,但李元吉這麼說也是有根據的,李世民在身為秦王的時候,不就開府納士了嗎?按規矩這同樣是不被允許的。
只有帝國的儲君在成年之後才可以開府納士,收攏人才,為登基做準備,避免帝國權力交替之時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搗亂。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帝國權力變更時的平穩,為了幫助新帝可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掌握朝政,不是儲君,就沒有資格這麼做,但偏偏李世民就這麼做了,現在被李元吉拿出來說道,他還真沒什麼反駁的理由,因為反駁了李元吉,便是反駁了自己,便是承認了自己的帝位來之不正。
剛才還覺得留著李元吉也挺好的,但是僅僅幾秒鐘以後,李世民卻後悔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但是臣弟覺得那樣太累,所以這開府納士的資格臣弟就不要了,就是那個前段時間臣弟跟陛下說的那事,臣弟倒是覺得挺有趣的,時不時的倒騰些新鮮玩意兒出來,本想以朝廷的名義招募英才,但陛下卻不同意,倒不如給臣弟負責如何?陛下給臣弟點官職吸引人才如何?不要太多,多數為九品官職,八品要十個,七品要五個,六品要兩個,俸祿什麼的由臣弟負責就好。”李元吉連忙將科學院的事情提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以齊王的名義去招募人手也可以吸引人眼球,但他畢竟無法給那些人真正的官職,只能給出相應的待遇。
如果李世民能同意,那倒挺不錯的,有官職,吸引的人群也會更多,招募到真正的人才的機率也就更大。
“堂堂齊王,不思治國平天下,卻整日迷戀於奇.淫.技巧,成何體統?”李世民臉上微微帶些怒容,但心裡卻是樂開了花,按照李元吉的說法,給他官職又能如何?他任命的官員,也只能在那個什麼狗屁的科學院發發威,一個遊離於朝堂之外的小衙門,裡面裝著農民,木工,鐵匠這種低階別的平民,你就是說他造反,都沒人會信。
李世民倒是想直接同意,但卻需要個臺階,不然做作的痕跡可就太明顯了。
“臣倒是覺得陛下此言有所偏頗,天下眾物,皆有他存在的道理,即便無法搬上朝堂,陛下也不應如此藐視,這登上朝堂諫言納策是治國,在朝堂之外也同樣是治國,臣覺得陛下應當允諾齊王,畢竟可以穩定天下人心。”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至於前面被李世民瞪了一眼,屁話,不趕緊站出來幫個忙,還等著待會挨熊啊?
再說了,這也的確是好事啊,給齊王找了個事做,也能穩定天下百姓,有利於李世民的統治,也有利於樹立李世民的形象。
不過說起形象這個問題,李世民就覺得很頭疼,他都已經是皇帝了,但在民間,對他的批評聲也依舊很大,更多的輿論依舊是站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這一側。
至於李元吉會不會藉著這個機會搞點別的動作,這一點李世民倒是不怕,民望再大,沒有軍隊你也屁都不是一個,這就是李世民的底氣。
“允!人員皆由齊王提名,交由吏部稽核登記造冊。”順著臺階,李世民直接走了下來,沒有什麼可以拒絕的理由,只需要往裡面送幾個人就可以了,屆時李元吉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自己的眼睛。
“謝陛下!那啥,陛下借我三千軍隊唄?”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