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臘艦隊沒有生疑,依然按原定計劃北上攻打羅馬城。只怕很快就會因為物資匱乏而被迫撤退。
到那時,羅馬人再發動軍隊銜尾追擊,後果不堪設想。
有鑑於此,眾人對漢尼拔都刮目相看,讓漢尼拔覺得頗有些得意。
不過得意歸得意,內心深處,漢尼拔更多的還是感慨。
他經歷過率兵攻打羅馬失敗的苦澀,知道真正的勝利都是戰略上的成功。絕不能只靠某個將領,在某次戰役中超水平發揮。
當初迦太基沒能成功壓制羅馬崛起,就是因為迦太基王太平庸,無法給自己真正有力的支援。
可斯多比王卻完全不同。
斯多比王只是和自己初次見面,話都沒說幾句,居然立刻就能信任自己這個外人。
而且還從善如流,馬上一點不打折的執行了自己這個外人提出的戰略意見。
自己的成功,真正屬於自己的功勞,最多三成。
有七成其實都在斯多比王那裡。
阿基米德真是跟了一個明主!
等這一戰打完了,如果可以的話,漢尼拔也希望今後可以一直跟著斯多比王幹。
希臘遠征軍在西西里緊鑼密鼓備戰,讓遠在埃及的愷撒非常的煩悶。
作為真正的一流戰略家,當初龐培和克拉蘇敗退瑟蘭達的時候,愷撒就預感到斯多比會崛起成羅馬的勁敵。
只是因為那時候他還在遠征高盧和西班牙,所以才暫時把這事放了一放。
待到後來高盧和西班牙都收入囊中,愷撒率領大軍返回羅馬,本想立刻發起針對希臘的戰爭。
可出乎意料的是,元老院居然一致反對。
原來,龐培和克拉蘇回到羅馬以後,擔心被人追究遠征失利的罪責,不斷在各種場合,明裡暗裡吹噓斯多比王的厲害。
兩人覺得,把斯多比王說得越神奇,兩人身上的壓力就越小。
久而久之,羅馬人都知道在東方的希臘,一個叫做斯多比的強國,正冉冉升起。
特別是那個斯多比王,簡直就是神明下凡一般的可怕!
待到愷撒回軍羅馬,提議遠征希臘之時,元老們早就已經被洗腦,誰都不支援愷撒去攻打希臘。
無奈之下,愷撒只能曲線救國,提議南下攻略埃及。理由是他和埃及兩大王位繼承人之一的克利奧帕特拉,關係匪淺。
這一回,元老們倒是表示了支援。
所以,才有了克利奧帕特拉擊敗托勒密,奪取埃及政權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如果沒有愷撒的幕後支援,克利奧帕特拉根本不是托勒密的對手。
在為克利奧帕特拉奪下了埃及以後,愷撒馬上娶了這個女人,由此更深的掌握了埃及的軍隊。
到了這個時候,一切準備就緒。下一步,當然就是發動攻打希臘的戰爭。
喜歡城邦爭霸之昏君請大家收藏:()城邦爭霸之昏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