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後來,中行說等人才是知道,原來乞丐在麥秸垛裡面的這幾天,村裡的小孩子們都被家長給嚴格的看管起來了,只有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因為母親去世,家裡只有爺爺和老爹,沒有人管的他,卻是偷偷去瞥了一眼那個乞丐。
據說,那乞丐的鬍子張得就像是頭髮一樣,甚至秀在了一起了呢!
大雪終於停歇了。
太陽甚至還出來照射在了大地之上,村裡人給那乞丐送了好幾天的飯食,但是,這太陽出來之後,村長卻是召集起了村子裡的男丁。
中行說記得自己也是偷偷的站在一邊偷聽了,村長說的話語,中行說已經忘記了大半,只是記得他話語的意思是:
前幾天下雪,道路不好走,乞丐可以在村子裡逗留的,但是,現在雪停了,太陽出來了,乞丐就不能留在了村子裡的!
村長不要族人們再給乞丐送食物,因為只要是有了食物,那乞丐就不會走的呢!
他記得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反駁村長,說是在下雪的時候,乞丐是可以在村子裡的,左右一個村子不過是多了一口人,給大家吃不窮,反正也不可能在多了什麼的,不過是一人省了一口吃食罷了!
但是,雪停了,這個乞丐是不能在村子裡逗留的!
因為下雪不冷化雪冷!
一旦乞丐凍死在了村子裡,村子裡是需要兌錢,給乞丐準備了薄棺材的!
入土為安的習俗,紮根在每一個華夏人的心中。
就算是一個乞丐,只要是死在了村子裡,都是要給埋葬了的!
在華夏人的眼中,哪怕是遇上了天大的瘟疫,這人死了之後,都是要給掩埋了的!
只要不是天災人禍,百姓們自己都是活不下去的時候,若不然的話,只要死在了他們地界之內,都是要準備了一套薄木棺材的!
哪怕只是一指厚的楊木板棺材了!
但是,既然是棺材,不管是什麼棺材,都是需要錢的,這個錢財,可沒有官府出了一分的,都是村民們自己兌錢購買的呢!
正因為這樣,才有著一個經典的官司,說是某一個地方,是一腳踏三省,有一天,一個人忽然死在了省界之上,因為死的位置實在是太巧了,是以,地方上無法處理,於是三地同時上報給了官府。
甲地的衙役最先來,因為死者是趴伏在地上的,衙役需要先行做了畫像,於是便將此人給翻了一個身。
哪知道就是這麼一翻,死者離開了甲地,
甲地的衙役只得返回官府,奏報縣太爺。
縣太爺一聽不在歸屬本縣,於是便完結了案子,將卷宗送抵另外兩地。
乙地官府派遣了仵作前往。
仵作是需要驗屍的,但是,正好是處在了分界線上的死者還在分做兩地呢,正好下半部分就在乙地。
於是,仵作檢驗了一番,見到致命傷不在自己這邊,於是便出具了堅定,然後彙報自己的縣衙去了!
哪知道這一番檢驗,卻是將死者完全給翻到了丁地去了。
卻說丁地的官署最遠的,是以派出的衙役和仵作來的最晚的,等到他趕來的時候,鑑定出了死亡原因之後,對於屍體的處理也是犯了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按照規矩,這一份薄棺材,自然是應該三個官署共同承擔的!
只是,一個薄棺材的錢財,實在是太少了,而三地又是分屬三省的!
若是同省之內,這銀錢排程,倒是還好說一些,但是,這出了省,銀錢的排程可就很麻煩了!
而這一份錢財,按照道理,又是隻能走了公賬的,而且,自身還是沒有權利私自出錢的。
偏偏這是一個扯皮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