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武器有著一個顯著的特性,那就是雖然硬度不輸與鋼鐵,甚至鋒利程度也是足夠。
但是,就算是青銅武器的巔峰的秦朝工藝,都是不可避免的容易出現武器鈍化太快,韌性不足等諸多問題!
若是直白一點的講,那就是當青銅武器劈砍數次之後,磨得鋒利的邊緣就會鈍化,變得遲鈍起來。
而韌性不足,就限制了青銅武器的種類,若是需要鋒利,他只能製作成直來直去的青銅劍以及戈援等,若是需要錘擊,則只能減少錫的比例,然後做成了雖然硬度不夠,但是韌性足夠的青銅鐧、錘、金瓜等武器!
這樣的武器,當面對用鋼鐵製作的大刀的時候,劣性就暴露無疑了。
堅硬的青銅劍因為韌性不足,是以劈砍能力不足,只能刺擊,而若是與需要揮砍的大刀對上,不消三五下就會被震斷!
而能夠錘擊的重型青銅武器,卻是因為硬度不夠,是以不消幾下便會被堅硬的鋼鐵給砍斷了!
而僕從軍士卒手上的大刀,不過是出現了幾個豁口罷了!
方極可是一個武器大師,要知道他製作長刀的時候,就採用了幾乎代表著鐵質武器巔峰水平的夾鋼技術。
這東西看起來很是複雜,但是實際上說白了很是簡單的。
鐵質百鍊成鋼,配合上一定的淬火技術,就能保持硬度與韌性了。
但是這東西雖然韌性要比青銅更好,但是,還是難以避免的出現了不能硬碰硬的劣勢。
這時候,就需要用鐵質來幫助鋼解決這個不足。
夾鋼技術,實際上就是在鐵質主體上,在刀刃的部位夾上一塊鋼材,這樣,鋼材的鋒利與鐵器的韌性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再說了,就算是道口的鋼刃全部崩碎之後,就算是鐵器在面對青銅的時候,一樣是有著巨大的優勢的!
不管是什麼青銅武器,等量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對撞數次之後,折斷的一定是青銅武器!
這樣的技術實際上好處還是更多的!
這個時代,以目前的工業水平,就算是方極想要大批次的製造鋼材,還是隻能依靠人力的捶打!
就算是刀刃的夾鋼,也都是本辦法的百鍊成鋼技術的。
說白了,也就是透過不斷的捶打,將鐵質裡面的雜質捶打出去,然後摻雜進去一些炭質,這樣就變成了硬度足夠的鋼材了。
手中拿著這樣武器的僕從軍,在面對就連青銅武器都是隻有最精銳計程車卒才能擁有的白虎國士卒的時候,戰爭的勝負已經不需要預料了!
而剛剛進了城的南浮生一見到這樣的場景出現,當即匆匆讓人安排了城防,然後直接帶著士卒從榆樹溝鎮子上的另外一個出口,朝著多股圖狼狽逃竄的殘軍衝了過去!
這樣的一個局面,就連派遣他們搶奪榆樹溝的方極都是沒有預料到了的!
他的本意只是利用騎兵強悍的機動能力,搶先佔據了榆樹溝……
喜歡帶著實驗室種田請大家收藏:()帶著實驗室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