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更接近他們一點,明明對學習沒有多少興趣,卻每次都準時去秋沐家參加家教,回來後剋制著不要去玩遊戲,把自己按在書桌前不停的看書不停的看書。只希望能夠縮短一點距離,不要做他們的拖累。
可現實卻是,秋沐只把葉離當做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存在,他的努力根本起不到效果。
葉離學完了初中的課程,秋沐理所當然般的接受了。
自己學完個初二的課程,卻要受到秋沐和葉離兩個人的誇獎。
什麼“好快啊”、“你真棒”,當他是什麼需要表揚才能進步的小學生嗎?
當他每次說出“抱歉,我一定會加快速度趕上你們”的時候,他都希望對面的兩個人能夠對自己說“我相信你”、“下次肯定能一起學完的”,而不是什麼“你已經足夠好了”、“不要擔心慢慢學就好,我們都會等你的”。
這算什麼?對他的期望低一點就沒關系嗎?因為天分沒你們好,所以會有這個結果是很正常的嗎?
雖然沒有這麼說過,但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吧。
在天才的兩個人面前,他的那些努力根本就是微不足道。好比今天早上的那個“good”和“aazing”,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本質上就是不同的。不管怎麼掙紮,三人之間的差距依舊在不斷的擴大。
經濟?金融?這是什麼?是初一的學生該接觸的東西嗎?
光是學習方面的事情就已經把他累得夠嗆了,現在竟然還要在別的地方繼續努力。
從葉離那裡拿到書之後,穀雨有去花時間看過。不是那種半吊子的試著隨便看看,而是認認真真的花心思去仔細學。
可讓他絕望的是,他根本看不懂這個東西到底講的是什麼。就像天生對這種事情不感興趣一樣,完全看不進去。
本來還想著先把初三的知識學完,然後去慢慢補的,但秋沐卻似乎從一開始就放棄了他會學的可能,言語之中從來沒考慮過他有要學的打算。
什麼“我和小離打算趁你學好初三的知識點之前,先學一下經濟,然後再和你一起學後面的高中課程”,什麼在聽他說“完全沒有在學經濟”的時候,“嗯”一聲就沒反應之類的。
還有剛才,秋沐“小離你繼續看書,我和小雨去削皮就好了”那句話。
彷彿深怕打擾到葉離看書,如果葉離想吃,那秋沐過去削皮就好了的態度。
穀雨是有點被傷到了的。
他知道另外兩個人完全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說話做事的時候處處都會顧及著他,不會讓他感覺到不愉快。
但事實就是如此,他沒有秋沐他們那麼厲害,就算付出了努力,也不得不一次次的拖累另外兩人進度,不得不一次次讓他們遷就自己。
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的失敗,比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努力,然後輕易便失敗了的感覺,更加讓人絕望。
好幾次秋沐說“你已經足夠好了”的時候,穀雨真的很想回答“是啊,我已經足夠好了,所以我不需要再努力了吧,反正無論我怎麼追趕,都永遠趕不上你們”。或者“我很累,我已經受夠了,每次好不容易跟你們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始學習新的知識了,不需要多久立馬又會被你們丟下,我已經盡力了”。
可是這種話想歸想,穀雨一次都不敢說,說出去了另外兩個人肯定會自責,覺得給自己施加的壓力太大。
為了繼續和兩人做朋友,所以穀雨一直咬著牙努力堅持著,從來都不敢放棄。
他告訴自己,不就是學習嗎?學就是了!
但是如今,他們又要在別的地方落下他了......
當秋沐說出那句“學校裡的課程不用著急,我們等你。如果你想學經濟,我可以慢慢教你”這句話的時候,穀雨差點被自己逼得氣哭出來。
學?怎麼學?告訴秋沐他在經濟方面一點天分都沒有,再一次重新整理秋沐二人眼中,自己的蠢笨程度嗎?
又要在別的地方,拖累葉離他們的進度,讓他們不得不停下腳步等待嗎。
明明秋沐和葉離這時候早該學習高中的知識,卻因為他的原因不得不暫停下來。穀雨自問以後這種事情肯定還會發生不止一次,他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好朋友不得不一次次的遷就他,他一點都不希望。
穀雨明白,這只是個開始。以後,肯定會距離越拉越遠,就算有心想和二人站在同一個高度,也沒有辦法了。
放棄吧,繼續下去是沒有意義的。
三年了,勉強自己去追趕他們的腳步已經三年了。
每當這種事情重複發生,說實話,除了不可避免的愧疚以外,穀雨漸漸的還有些惱火。
善意也是能夠讓人感覺到負擔的。
就是因為秋沐二人一次次的等待,所以他不得不把自己逼得那麼緊,一點都不敢放鬆。然後死趕活趕,好不容易趕上二人進度,不一會兒又被拋下,然後又是繼續加班加點的努力學。
心很累,心特別特別的累。
如果只是學習方面的事情也就算了,有時候連普通的對話都沒辦法跟上他們。
昨天會長那件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三人的思維完全不是同一個平面的,他有時候甚至會産生“自己是不是智商有問題”這樣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