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已經買了它的建模。”影視城應對災難劇情一般都用建模。雖然一個點可能有很多劇組買,但由於每個劇組的要求不一樣,價格還是挺貴的。
“那就改劇本,直接說明設計的是東瀛建築!”
“可男主是古建築修複博士生……”
“你隨便拉一個古建築本科生來,也說不出它是華夏傳統建築這種話!”
“咱這不是演電視劇嗎?”
“電視劇就可以張冠李戴、指鹿為馬?”
最後,招嵐坐在了導演的辦公室。
“我非常認真,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投資免談。”
罷演是不可能罷演的,那樣對黃細葉不好,未來接戲難度會提高,也有可能直接混不下去,更會打擊她的積極性,對公司生出惶恐的心理,不適合以後的發展。
導演看在錢的面子上找編劇商量了一下,最終,黃細葉那個角色所設計的就是東瀛建築,女主家打造的也不是華夏仿古街,而是東瀛仿古街。
這種小網劇製作週期都很快,翻年6月就在某影片網站獨播。
本來大家好好的磕糖追劇,可劇情到了一半的時候,惡毒建築師的作品揭曉,聽到她說這是東瀛建築,好多人都懵的。
【這不就是很多旅遊區的仿古模板樓嗎?怎麼會是東瀛的建築?】
【我們這兒也有類似的,裡面賣一點某烏小商品和小吃,外面還有牌匾寫著“長安坊裡”。】
網友們就身邊的仿古建築到底是華夏的還是東瀛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順便給網劇引了一波流量,最終卻發現好多地方都拿東瀛建築偽裝華夏建築,還有很多人穿漢服拍照打卡。
打卡的人哭了:我以為是穿越時空,誰知道只是橫渡東洋。
網路上很快出現一個熱議話題:是什麼讓東瀛風鳩佔鵲巢?
有人說,是為了迎合大眾追捧東瀛式文化、美食。
有人說,是為了省錢,畢竟華夏建築傳到東瀛後,資料有限、資源有限、土地有限,只能偷工減料。
還有人說,是為了文化入侵,讓華夏人自己都分不清哪個才是正統,最後就能理直氣壯地說“你們華夏人自己丟了文化,我們才是華夏文化的完美繼承者”。
“安姐,姚總是不是早就知道這麼做會引來話題啊?”黃細葉好奇問,因為這個話題,她最近漲了不少粉,後來有人曝出這個細節其實是姚總強烈要求的,不改就不投資,粉絲們都在誇姚總,還誇黃細葉選對了公司。
小安現在是黃細葉和梁巖的經紀人。
她搖搖頭:“不是,姚總只是見不得別人以次充好。”
“真的?”黃細葉眨眨眼,有點不相信。
小安放下平板,想了想才說:“也有可能是看到街面上東瀛式風格的建築太多,覺得辣眼睛。”
黃細葉:……
輿論的作用下,國家開始出手整頓一些旅遊街道亂象,命令某些東瀛風明顯的地標建築撤下華夏相關牌匾和宣傳,嚴格控制東瀛風建築數量。
好些正在修建的仿古街區被迫停工整改。
為了繼續施工、減少損失,老闆們故意拍了工人的生活環境,想讓網友們知道,是他們害得這些人沒有錢賺、害的工人的孩子穿不上新衣服吃不起肉。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