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不知客官你要那樣的”
“給我最貴的從上到下來一套,有現成的最好,明天我就來拿。”劉力自信的甩了甩頭
“客官你這可是難為我了,衣服再快也不可能這麼快做好”老闆要不是聽到最貴兩個字,就想拿棍子攆人了
可劉力不管這些,關鍵他沒這麼多時間等“不行,就要明天,價錢高都無所謂”
“這樣小店有剛做好的衣服,就是檔次可能低一點,但是現在就有”老闆無奈,這年頭人傻錢多的老外不常見,能宰一刀是一刀
“行,拿來我看,要多少錢”老闆立馬拿來衣服給劉力套上,轉了一圈,還挺合適。
“這本來是給王家賬房的,你這......我們還要陪給人家,哎誰讓我們禮儀之邦熱情好客呢,2兩銀子你拿走。”布店掌櫃一臉心疼樣。
這2兩銀子相當於普通百姓2個月的收入了,花兩個月的收入買一件衣服你就知道這個老闆賺了有多少了
劉力爽快的交了錢,在交錢的過程中,劉力自言自語的說“不穿一件像樣的衣服,賣寶貝的時候會讓人看不起”
老闆聽說有寶貝來了,心說外來洋人一般都會有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在大明是供不應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得到一件轉手就可以掙很多差價,
做商人就要八面玲瓏,所以老闆立馬拉住剛要走的劉力“有什麼外來的寶貝,不知可以讓我看看嗎?”
劉力就從他的三輪車裡掏出一面摺疊的化妝圓鏡子,拿給老闆看後,老闆直驚呼,“哇,這真是奇珍異寶,這就是西洋鏡嗎,以前聽說過但是沒見過啊“
中國最早的玻璃鏡子出現在明朝,它是由來華的傳教士從歐洲帶來的,沒有多少實物,只是比較稀少而已,
老闆看到鏡子以後眼睛就離不開了這個東西,粗重的呼聲都能聽得見“這個你得多少錢,”
劉力說“我也不知道這裡的行情,你出個價吧”
老闆說不如這樣“你我一起去當鋪能當多少錢我就給你多少錢,你看行不行?我也不做欺負你的生意,”
老闆的小如意算盤打的,進了當鋪的東西,1兩的東西就給你100文,這真是不欺負外來人。
劉力也不揭穿,衚衕口拐彎處,有一家商號,外面吊著米黃色的棉門簾,上邊用黑色絲絨鑲嵌著一個大得嚇人的“當”字
他兩直走進去,裡面的櫃檯,遠高過他兩的腦袋。
一個禿頭的傢伙,從海里生出的日出似的,從上邊朝他們探頭注視著。當鋪和布店老闆打了一聲招呼,
“老張怎麼有空來我這呢?難道手頭緊了想當點東西,”
“...........”
喜歡明朝不好混請大家收藏:()明朝不好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