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那朕到底該如何做?”他不是不懂這個道理,然而他除了以禮相待,還能做什麼呢?他不是不想要施以嚴懲,只是……
“有些事情不是朕不想做,而是朝廷力有不逮,做不到。”也不敢做。如今親口承認這點,皇帝心中如有刀割。
喬衡說:“陛下誤會了。臣是說,若有民不認君父,君父又何必視其如子?說來慚愧,臣幼時頗為頑皮,家父氣急之下,經常對說‘你要不是我兒子,我才懶得管你’。臣認為,道理都是相通的。既然江湖人已不把自身視為君父的子民,那陛下也無需理會他們,無需操心勞力施以管教。”
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人總是帶著幾分過於自我的任性,他們會分外渴求旁人對自我的理解與認同。
而喬衡這些話幾乎說到了皇帝心坎裡。
皇帝心道,他對江湖人已經夠好了,你們卻步步相逼,如此一來,還想讓他做到這麼地步呢?
如果可以,他也想不再搭理江湖人,但他怕自己一旦退縮,就再也無法前進了。
喬衡明白皇帝的顧慮。
但是,既然朝廷暫時拿江湖勢力無計可施,又何必在這上面死磕?
難道滿朝文武就真的對江湖人都沒有意見了?他們只是惜命,得過且過罷了。又或者是因為自家子弟中有人拜入江湖門派,不願插手而已。
但朝廷管不了恃武行兇的江湖人,難道還管不了普通百姓嗎?
喬衡著重強調道:“陛下,現在最需重視,不在江湖人,而在尋常百姓。”
他句句淳良,任誰都挑不出半點不軌之心。
他恍如一個再洵直清正不過的忠心臣子,循循勸諫:“陛下只需要視尋常百姓如子,賞善而除民患,蓋之如天,容之若地。然只一味的包容同樣不妥,愛之深責之切,尋常百姓不理解何為朝廷心腹大患,更不知江湖險惡,那便更需修律令、設法條、頒法典訓誡、引導百姓。”
江湖的根基是什麼?
功法?門派?名聲?
錯了,其實是人。
沒有弟子的門派不過是空殼子,沒有人練的功法不過是一堆廢紙。
沒聽過柿子要挑軟的捏嗎?
喬衡在心底無聲地說,他這也是入鄉隨俗了。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還有幾更╰(?︶`)╯
真誠感謝——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遇見扔了1個地雷
不見越扔了1個地雷
不變善變扔了1個地雷
御然天黯扔了1個地雷
梅林扔了1個地雷